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起点,着眼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国家栋梁之才的战略考量,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1年秋季学期中青班全体学员上了一堂重要的“综合素质课”,亲自给年轻干部指方向、讲道理、明路径、教方法、提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既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博古通今、内涵丰富,又深入浅出、语重心长、情真意切、春风化雨,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饱含着对广大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尤其是提出的六个方面要求,既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人生指南,更是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这次特别强调“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是具有统领性的成才之道,贯穿于各项要求之中,必须在坚决贯彻中深入理解、在深入理解中坚定执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一个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不加强修养和锤炼,党性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党的十八大以来,被查处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从“人民的公仆”变成“阶下囚”,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放松了党性修养,造成理想信念缺失,结果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组织多年的培养,也败坏了个人和家庭声誉,教训十分深刻。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以坚强党性立身做事,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年轻干部以党性立身做事,必须做到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我们党之所以能从最初几十人的组织,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在于有千千万万赤胆忠心的共产党员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在他们身上最闪亮最动人的政治品质就是忠诚。进入新时代,检验年轻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同样是具体的、实践的。比如,体现在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在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在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等等。新时代年轻干部做到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只有做到了对党绝对忠诚,以党性立身做事,才能做到危难时刻显身手、风吹雨打不动摇,任何情况下都站得稳、靠得住,才能经得起磨炼、成大器担大任。
年轻干部以党性立身做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 “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在这次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新时代年轻干部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就是要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要始终坚持真理,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同时,也要站稳群众立场,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人民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做到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胸怀和担当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敬重。
年轻干部以党性立身做事,必须勇于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新时代年轻干部担当作为,就要体现在把责任看重一点、把地位看轻一点,把事业看重一点、把名利看轻一点,在名利得失上保持平常心,对组织要有感恩心,对社会保持感激心,要甘为人梯、乐为基石。同时,能够把担当和作为有机结合起来,搞明白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仅有担当意识、责任心是不够的,仅仅思想上认识到位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践之以行、付诸实践,从而不断克服空有担当实干之心却无担当实干之能的“本领恐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以担当作为来磨砺党性修养,提高干事担当的本领和底气,多给脑袋充电、常给自己赋能,不断提高“善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行动力、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开创新局面。
年轻干部以党性立身做事,必须敢于坚持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明确要求年轻干部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任何时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回顾历史,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从成立中国共产党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实行改革开放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当前,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新时代年轻干部敢于坚持斗争,就是要发扬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在大是大非面前牢牢把握斗争的正确方向、站稳斗争的政治立场、坚持斗争的正确原则,真正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只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更加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年轻干部以党性立身做事,必须严守纪律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才能行有所止”。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纪律规矩。只有将外在的纪律规矩转化为内在的遵从,才会铭记于心而不去逾越,才会不搞变通和突破。如果处处不讲规矩,治理就会失序;事事不守规则,法治就是镜花水月。新时代年轻干部严守纪律规矩,就是要从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做起,不断夯实信仰信念;就是要在点滴中修身养性、洁身自好,牢记廉洁自律不能忘、公仆之心不能移、腐败红线不能触;就是要时刻严以修身律己,始终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就是要立政德、明大德,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成为一个严守政治规矩的“明白人”。
年轻干部以党性立身做事,必须勤于学习提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能力、本领与经验不会随着加多少班、熬多少夜自动地提升,而是在不断学习、用心实践、总结思考中才会有所提高的。但是,如果“光学不干”,那就是纸上谈兵;如果“只干不学”,则容易出现“啃老本”,关键还是要做到“干中学、学中干”,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因此,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殷殷嘱托。一方面,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加强学习,向理论知识学、向人民群众学、向优秀经验和先进做法学,持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另一方面,要坚决克服“浮在面上”的心态,做到干一行、学一行、精一行,少一些惯性思维、“蜻蜓点水”,多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同时,还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做到学习与思考、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四川省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第九期党政综合班学员,现任西华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