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的内在联系及启示

杨祥禄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培育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在这一时期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分析研究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内在联系及其重要启示,对于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伟大斗争中,不仅创造和积累了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方面的丰富经验,而且构筑和培育了一种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就是伟大的井冈山精神。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时强调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旺盛。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注重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中国革命、军队建设和武装斗争的新路子,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我们党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是实事求是的结果。

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中华民族历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井冈山时期军民为了革命的需要,克服来自自然界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会剿”“围剿”等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直至夺取胜利。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我们党把艰苦奋斗上升为自己的政治本色,并发展固化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这一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共有4.8万人,留下姓名的只有15744人。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的关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官兵一致,红军从军长到士兵都没有薪饷,每人每天只有5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经常是吃红米和南瓜。发伙食尾子,二角则一律二角,四角则一律四角,军长也不例外。为了节省油,毛泽东晚上办公也只点一根灯芯的油灯。朱德和战士一样下山挑粮。激励广大红军和革命群众的信心和志气,对克服各种困难,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25000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对革命理想的无比忠贞,对共产主义事业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党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愈挫愈奋、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力量源泉。“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

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长征是红军将士同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凶恶的反动军队之间展开的一场大搏斗。在这场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红军将士始终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斩关夺隘、一往无前,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研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是红军长征最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伟大长征精神的灵魂和精髓。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我们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

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在参加长征的各部队内部,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亲如兄弟,情同手足,互相关照,互相帮助。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红军将士总是发扬舍己为人的团结友爱精神,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长征的胜利,正是红军将士团结战斗谱成的一曲凯歌。

心系民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是党领导红军队伍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法宝。人民是革命的母亲。正因为有了沿途广大民众的拥戴和支持,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才构筑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御敌长城。红军长征的胜利,说到底是党和红军践行根本宗旨的胜利。

三、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的内在联系

在时间上具有延承性。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的形成从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军队上井冈山,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到1930年2月“二七会议”后边界斗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止,井冈山斗争历时两年零四个月,这段时期形成的精神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面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被迫转移开始,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形成了名垂史册的长征精神。长征,成为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是铭记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地球上的红飘带。

在内容上有传承和发展。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其特征就是坚定的理想、不渝的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而斗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无数革命前辈用血与火的拼搏,用星星之火点起了燎原之势,使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使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纵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全过程,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英雄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100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转战14个省,铸就了荡气回肠的伟大长征精神。其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总的来讲,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奠定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础。长征精神既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增加了新的内涵,是对井冈山精神的弘扬、丰富和发展。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正是这些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让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四、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

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党和红军在长征中迭克强敌、战胜艰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武装割据斗争的实践和长征的胜利,充分证实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革命才有出路,建设才能成功。新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鲜明、意志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新难题,探索发展新路径,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立场,始终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既是根据地建设取得成功、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的稳固基础。新时代,我们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群众路线,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愿所盼,做好群众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合力。

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井冈山的斗争是全党、全体红军指战员和革命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长征的胜利是全党和全体红军战士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结晶。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画出最大同心圆。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构建最大朋友圈。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长征的胜利是党的领导的胜利。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作者系四川省纪委监委驻四川旅游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研究员)

版面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