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个逻辑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探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一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要深刻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就必须要立足于两个逻辑,即“问题逻辑”和“阶段逻辑”,要在深刻理解“问题逻辑”和“阶段逻辑”的基础上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一、“问题逻辑”: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何谓“问题逻辑”?对“问题逻辑”的探究首先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由这个核心可以引发三个问题,分别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代替资本主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即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这三个问题分别从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规定性和社会主义运动这三个层面来回答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三点共同构成了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问题逻辑”。每个问题对应不同的原则,要严格加以区分。第一,就社会主义理论即社会主义为什么一定能够代替资本主义这个问题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应该体现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大科学发现。一个是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同时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第二,就社会主义制度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应该体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关于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并没有作出详细的描述,但是他们大致预测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例如,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生产方面实行有计划的自觉组织;在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按照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更高阶段则相应的实行按需分配。第三,就社会主义如何代替资本主义即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和过程这个问题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应该体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包括要将无产阶级组织成为一个坚强的政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要坚持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方法;要坚持无产阶级革命专政;要同农民建立巩固的联盟,无产阶级的独唱只会走向失败,要形成同农民的“大合唱”;要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二、“阶段逻辑”: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分期问题
何谓“阶段逻辑”?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过渡理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多个过渡时期。首先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第一个必经的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意味着无产阶级开始将政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实现了政权的转移和过渡,即从资产阶级政权到无产阶级政权的过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作为同义语使用的,这意味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就等于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另一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那么,结合前面所讲的第一个过渡时期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具体而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个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过渡,这个阶段又可以称为夺取政权前的过渡。在这个过渡阶段实现之后,将面临第二个过渡阶段,即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这个阶段是夺取政权后的过渡。每个过渡阶段应该坚持的原则不一样,要严格加以区分。在夺取政权前,为了实现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过渡,必须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要同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要形成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要重视暴力革命的手段,但同时并不排除和平夺取政权的可能性。在夺取政权以后,即实现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过渡之后,要想实现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向共产主义社会更高阶段的过渡,必须要坚持以下原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要坚持阶级斗争的原则,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要确保将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中。
三、正确把握两大逻辑之间的辩证关联
就两个逻辑之间的关系而言,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彼此紧密关联。一方面,“问题逻辑”和“阶段逻辑”的出发点和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问题逻辑”侧重于从整体层面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突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阶段逻辑”则更多地侧重从发展演进这个角度来诠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二者又都是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重要角度,还存在着某种联系。在“问题逻辑”的第三个问题即社会主义运动的原则这一点中内在地包含了一个问题,即社会主义运动的阶段性,这就与“阶段逻辑”中所强调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重合。故两个逻辑又彼此紧密关联。
只有立足于“问题逻辑”和“阶段逻辑”这两个逻辑基础,才能更好地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才能更加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社会主义不改旗易帜、不变换跑道。
(作者单位:四川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