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重走长征路 更铸忠诚魂——赴泸定异地教学的几点体会

在省委党校培训期间,第26期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修班学员到甘孜州泸定县参加异地教学。以课堂讲授、现场体验、现场教学等方式,寻根溯源悟初心、坚定信念强党性、凝聚力量共奋进。

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情,坚定理想信念

通过学习《红军长征在甘孜州的艰难岁月》专题讲座,学员们充分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根本动因,认识到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转折。通过重走泸定桥、红军小道等体验教学,学员身临其境感悟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伟大精神力量。红军长征过四川,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和自然环境异常严酷的险境等重重考验,广大红军指战员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千难万险。重温这段历史,我们的思想受到深刻洗礼、党性得到有力锤炼、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大家谈到,正是因为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始终保持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情,始终保持了坚韧不拔的毅力,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换来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安宁。

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担当时代责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学员们参观了雅康高速公路陈列馆,亲临雅康高速公路大渡河大桥,感受到二郎山的山高谷深和“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艰险。作为首条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快速攀升的高速公路,雅康高速公路建设难度极大,面临地形与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工程建设极其困难等严峻挑战和考验,被喻为攀登公路建设的珠峰。建设过程中,一批批共产党人在高山峡谷中克服了海拔落差近2000米、地形极其复杂的建设条件,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创造了大渡河大桥雅安岸隧道锚长世界第一、大渡河大桥主跨度省内第一等“六个第一”和国内首次使用隧道智能动态照明景观系统、二郎山特长隧道国内首次完全实现斜井洞内反打及建设多功能交通转换带等“七个首次”的奇迹。通过老师们的讲解,学员们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有了更加形象深刻的理解。学员们纷纷感慨,公路就像人身上的血脉,“血脉”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活力,经济就会发展,百姓也会越来越富裕。要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沿着筑路人的足迹,发扬新时代共产党人务实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工作上奋勇前进、勇争一流,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要有“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情怀,不忘初心使命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精神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是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是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是解救苦难、谋求幸福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致敬前辈筚路蓝缕, 砥砺吾辈使命担当。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担当作为、不懈奋斗。

虽然这次的异地教学只有短短三天时间,但是这三天的体验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振奋。学员们纷纷表示,要自觉将长征精神、“两路”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根本宗旨,保持斗争精神,锤炼过硬本领。在工作中创新担当,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黄忠华,刘敏,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26期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修班2班学员]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