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全面提升与锻造新时代党的领导力

冯秋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个重大课题提到全党面前。党具有强大领导力,历来是我们党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

提升党的领导力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党的领导力特指作为国家和民族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对党和国家各类组织、各项事业主动施加影响而发生的一系列正向的、积极的变化,既包括主观世界的正向、积极的变化,也包括客观世界的正向、积极的变化。党的领导力的概念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缺一不可。一是以自己的正确主张主动施加影响,特别是以党的思想理念、使命追求、战略策略施加影响;二是得到被领导者的自觉接受;三是带来各方面积极的变化。党的领导力状况决定着党的领导的实现状况。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凡是党的领导力强的时候,党的领导就能真正加强和实现;反之,党的领导就会弱化,党的领导的实现就会受到阻碍和干扰。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进一步提升党的领导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有效应对征途中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都需要中国共产党锻造并展现更加强大的领导力。否则,中国共产党承担的艰巨责任和伟大使命就有功亏一篑的危险,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理解好把握好党的领导力的构成及其要求。党的领导力构成可分为三类,包括主体构成、内容构成、客体构成。主体构成是党的领导力的基础构成,党的领导力的主体构成是个体领导力与组织领导力的统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锻造,要重视并加强个体领导力的锻造,更要重视并加强组织领导力的锻造,两者不可偏废。个体领导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主体构成中不可或缺,但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决不是单个个体简单相加之和,而是大于个体力量简单相加之和的组织力量。组织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特色和优势,而且是目前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在这个意义上说,组织领导力更重要、更根本。内容构成是党的领导力的核心构成。内容构成决定着党的领导力的方向和着力点,至少包括四个方面: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与社会号召力。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作用的方向。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基础性先导性内容,特指理论武装、理论创新、宣传教育、思想引导的状况,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武装人民,用以统一思想、抵御不良思潮干扰,更好地推动实践、推进工作。群众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带有根本性的重要内容,集中反映着党依靠、动员、组织和教育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社会实践的状况,主要体现为善于反映群众要求、集中群众智慧,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夯实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使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听党话、跟党走,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于党和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中。社会号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重要内容,指的是党对能够参与、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包括自然人、法人(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影响状况。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是孤立存在、独自发生作用的,是密切关联、统一辩证、相互作用的。政治领导力是统领,是“魂”,是“本”,规定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方向、价值和意义。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的基础支持和实现路径,对党的政治领导力提供思想理论支撑和群众社会条件。思想引领力是政治领导力的先导,也是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先导;群众组织力与社会号召力是政治领导力的内在的必然的表现形式,也是政治领导力得以实现的可靠保证。客体构成是党的领导力的重要构成。客体构成决定着党的领导力能不能成为实在的领导力,包括党的公信力、人民群众的认同力以及客观环境的适应力。

全面提升与锻造党的领导力。锻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基础和前提是增强党的领导的自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一切成功实践的深层原因和根本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力、有效地纠正党的领导弱化的问题,把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落实到使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上。旗帜鲜明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采取一系列举措,全面加强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从而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毫无疑问,这也是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领导的高度自信。只有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才能在未来的征途上坚持住党的领导,获得锻造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的内在动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的锻造,根本途径是“自硬”、自我革命。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就是要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不断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纪律上、制度上、廉洁上防范和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持续地全方位地增强自身的力量,包括增强思想的力量,增强组织的力量,增强人格的力量,增强廉洁的力量,增强制度的力量等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的锻造,需要一系列的自觉,尤其是自觉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复杂艰巨,但根本的核心的贯穿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始终的任务是推进党的领导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回答好解决好既确保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又确保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全方位优化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问题。可以说,这样一个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对党的领导制度、领导能力和执政本领、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新时代党的强大领导力锻造淬炼过程。

 (中国共产党  2020年第11期)

版面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