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中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经验互鉴

在人口老龄化这个领域,中日交流和合作的空间非常大。日本已经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国家,中国的老龄化也在不断深化,老年人口规模全球第一,应对老龄化成为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战后,中日两个国家分别经历了不同的人口生育高峰,中国是三次,日本是两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现在开始进入老年期,自然造成了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另外,从生育水平角度来看,中日两个国家在战后都经历了从高出生、高增长到低出生、低增长的转变,由于具体人数和出生率不同,所以出现的时期也有所不同。按照国际惯用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超过7%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则进入老龄社会,日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社会,而中国预计将在“十四五”期间的2022年从老龄化社会变成老龄社会,未来老龄化趋势将更加严峻。

对中日两国进行比较发现:从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来看,日本是在1970年,中国是在2000年,晚于日本30年;从倍增时间来说,从老龄化社会发展到老龄社会的时间,应该说两个国家差不多,都是20多年;老龄化导致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了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中日两国又有点差异,在日本备受关注的少子化问题在中国刚刚有所抬头,未来中国也可能会走向老龄化和少子化并存的方向,应对生育问题在中国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两个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日都需要在各自制度环境下探求应对策略。

中国为应对老龄化而实施的政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计划经济时期、20世纪80年代对“老龄化”做出新的拓展、90年代出台法律为老年人提供保障,以及2013年推进养老服务的全方位发展。2013年,中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详细数据出台,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比预想快很多,国家开始全面应对老龄化发展。具体政策包括:(1)老年经济保障。中国为筹集财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中国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也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3)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随着老年人护理照料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入“十三五”规划期,中国开始推行医养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在90个城市做试点,医养结合机构超过4000家。(4)老年参与体系。近年来中国全力推进上述四个体系的建设,事实上这几个体系在日本都存在,中国在完善相关制度过程中也学习了很多日本经验。

最近,中国应对老龄化的举措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使政策服务对象进一步覆盖全部人群。截至2019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2.64亿人,比日本总人口还要多一倍,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二是从医养到康养,通过医疗服务提升健康水平,让更多老年人以健康状态安享晚年。三是促进老年人的经济参与。这也是日本正在做的,我们向日本学习经验的同时,推进制度构建。四是探讨如何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围绕上述领域,无论在产业界还是政策界,以及在大学、研究机构,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交流都越来越频繁。中国政府和企业从不同角度去学习日本,把日本经验引进来;同时中国也在自己特殊环境下探索如何为老年人构建良好的养老服务体系,有一些独特的模式设计,包括发展互助养老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等。

老龄化问题是中日两个国家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且这个挑战在不断深化。日本较中国更早面临这一问题,提供了好的经验和尝试,现在又面临新的问题;中国向日本学习的同时,也能反过来在一些领域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

 (日本学刊  2021年第1期)


版面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