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的自贡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结合前期开展的入户调研、干部访谈等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应当从建体系、抓关键、创机制入手。
一、背景分析
一是工作统筹有待优化。自贡作为全省三个未单独设立扶贫开发局的市州之一,在人员力量上先天不足,且在2018年底完成减贫任务后,个别干部存在松劲懈怠情况。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扶贫工作的重心和方式都将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统筹整合力量,优化工作体系,确保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二是脱贫成效亟需拓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高质量做好减贫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农村低收入群体同其他群体的发展差距、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特别是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不可预判的情况增多,需要进一步调整机制、优化办法、查改问题、提升质效。
三是防止返贫依然艰巨。虽然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了,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需要抓住防止返贫致贫这个关键点,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二、“百日攻坚”工作探索
自贡市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践过程中,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实现113个贫困村、15.1万贫困人口无一村一户返贫。
一是建立决战攻坚“三大体系”,推动落实有力度。在原有脱贫攻坚组织架构基础上,搭建“1+3+7+70”作战机构。即:组建1个由党政“一把手”为双指挥长的指挥部,常态调度指挥;设立3个工作组,日会商周调度月盘点推动;成立由7名市领导牵头的督战队,对区县和部门既督又战;派驻70个突击队、227名精锐力量,全脱产下沉乡镇(街道)攻坚,市县两级建立起指挥调度、挂牌督战、攻坚突击三大决战体系,实现上下贯通大会战。
二是抓实问题查改“三个关键”,提升质效有深度。从“查、改、销”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创新建立“345”问题查改机制,突出属地全面查、行业分线查、督战重点查“三层次”找准问题,对存量、增量和变量问题进行再拉网、再排查,确保所有问题清仓见底;坚持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合一”台账管理,将问题梳理到“个”,措施精准到“户”,责任落实到“人”,时限明确到“点”,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严格“五程序”销号问题,全市2万户存量问题、0.4万户新增问题和49个信访、灾害等变量问题全部销号清零。
三是创新预警监测“三色管理”,防止返贫有精度。新开发防止返贫致贫预警监测系统,科学设定“红、黄、绿”三色分类标准,定期采集数据,根据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边缘易致贫户收入、疫情灾情影响等情况,运用大数据分析,实时动态预警监测,对标分类跟进“补、扶、引”帮扶措施,636户脱贫不稳定户和347户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全面消除。
上述重点工作举措的落实,形成了自贡市独具特色的“百日攻坚”做法,分别得到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在全省脱贫攻坚验收、考核工作部署会上,自贡市作为片区外唯一市州作交流发言。
三、几点启示
当前,脱贫攻坚任务已完成,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好模式是一笔宝贵财富,为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提供了现实参考,要善于将其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一是围绕提升执行力,抓牢党建引领这个核心。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乡村振兴的广度、深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更要搭建好上下统一的领导体制、推进体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按照统一部署强执行、抓落实。
二是围绕激发内生力,抓牢群众参与这个基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对象虽有所不同,但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都是群众。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更加广泛地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宣讲教育活动,运用“道德银行”、积分管理、以工代赈等措施,组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三是围绕把准导向力,抓牢问题查改这个关键。“百日攻坚”查改了不少问题,一些老问题新表象不同程度存在,说明情况是变化的、问题是动态的。脱贫攻坚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乡村振兴总目标是“五个振兴”,要求更高,更需要坚持问题查改,不断提高农业农村整体发展水平。
四是围绕厚植支撑力,抓牢项目推动这个牛鼻子。近年来, 13家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上市企业落户自贡、助力攻坚,将87%的脱贫户稳固聚集到了产业链上,构建起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乡村要振兴,资金投入更大,需要强化项目招引,合力建设一批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夯实发展支撑。
(作者系省委党校第75期市厅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现任中共自贡市委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