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红色足迹 凝聚奋进力量 第30期民族地区领导干部进修班开展革命传统与党性教育
本报讯 4月19日-21日,第30期民族地区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前往长征学院四渡赤水分院开展革命传统与党性教育,踏寻红色足迹,接受红色传统教育洗礼,深刻理解长征精神的实质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绝伦的军事行动,书写了毛主席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例。培训期间,全体学员认真聆听四渡赤水专题报告,倾听红军后代讲述四渡赤水的往事,重温红军四渡赤水的光荣历史,回想广大红军指战员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感受红军四渡赤水的艰难险阻,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顾全大局、百折不挠、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棉花坡战役遗址,学员通过现场讲解、参观体验等方式重回战火硝烟的岁月,再现当年护国战争的激烈场景,深刻感受以朱德为代表的护国军将士的爱国情怀、清廉家风和护国精神,接受宗旨意识和廉洁文化的感染熏陶。在青杠坡战斗遗址,学员向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通过现场教学,学员们深入了解入党誓词的由来,更深刻地理解入党誓词的含义,深切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念与家国情怀。在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大量的图片、文字、实物展示了女红军的感人事迹,展现她们忠诚、正直的赤子之心,呈现了伟大的人格力量,学员们深受触动。在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学员们通过馆内丰富详实的图文、实物史料和多媒体布展,重温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追忆筚路蓝缕、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峥嵘岁月,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在太平渡渡口纪念碑旁,学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坚定政治信念。
在分组讨论上,学员们谈到,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虽早已耳熟能详,但在赤水河畔缅怀红军四渡赤水的光荣历史,厚重的历史转化为鲜活的教材,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直观的感悟,对四渡赤水出奇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段长征中的“神来之笔” 蕴含着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和真诚深厚的为民情怀,至今依然令人震撼。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学习务实高效,内容充实丰富,既回顾了历史、缅怀了先烈,又找到了干事创业的初心与方向。学员们纷纷表示,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作为毕生追求,自觉把事业扛在肩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把工作摆在首位,用长征精神激励工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要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下功夫,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在接续奋斗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抓好落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甲花多吉 省委党校第30期民族地区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