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着力“五个聚焦” 打造坚定文化自信“眉山载体”

◇ 郭裔希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出了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考察三苏祠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东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一,至今仍然散发着时代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为眉山大力传承弘扬东坡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对于眉山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标性城市,提升城市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推动“三市一城”建设,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眉山新篇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聚焦“研学”,打造苏学研究高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考察时指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东坡文化有着深厚底蕴,深入研究挖掘东坡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苏学研究高地,对于广泛吸纳苏学人才,构建眉山东坡文化研究有效联动机制,推进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东坡文化研究。依托三苏文化研究院,整合利用全国苏学研究资源,深化东坡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以东坡文化为载体,加强儒、释、道文化精华的挖掘、阐释、研学,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眉山地标”。鼓励开展东坡文化物化研究,为再现“家在江南黄叶村”等饱含诗意的村落创造条件。发展壮大研究人才队伍。加强眉山苏学研究人才培育,防止本土苏学人才“断层”。创设“东坡学者”,每3年左右开展一次评选活动。强化东坡文化教育培训。组织编写东坡文化干部读物,开发家风家教、民本思想、家国情怀、廉洁从政等系列教材。把东坡文化培训纳入主体班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每年定期举办东坡文化专题培训班,特别要加强东坡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和治国理政理念,提升党员干部人文素养。

聚焦“品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东坡文化是眉山的宝贵财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对于传承历史文脉、塑造城市气质、凸显城市特色、彰显城市魅力尤为重要。

打造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载体。持续实施东坡文化传承创新“七个一”工程,再造一个城市“会客厅”,擦亮眉山“中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品牌。有序推进三苏祠片区城市更新和眉州古城墙遗址公园建设,支持三苏祠博物馆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保护提升太和古镇、太平老街、江口古镇、汉阳古镇等历史文化街区,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推进东坡文化进校园、进村社、进书屋活动,开展东坡诗词诵读活动,打造“书香眉山”全民阅读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东坡书院等重点文化项目,打造“有古韵的建筑、有记忆的街区”。持续办好东坡文化节等重要活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让文明礼仪蔚然成风。

聚焦“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亦是要顺应人民群众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向,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特色文艺创作导向。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富有眉山特色的文艺精品。鼓励创作一批以苏东坡等名人题材、康养、乡村、竹文化为主题的优秀剧目与以东坡诗词为内容的歌曲,推动东坡文化融入市民“广场舞”“坝坝会”等活动,凸显东坡文化的民间味道。建强基层文化阵地。加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鼓励发展心连心艺术团等民间艺术团体,建好用好乡镇综合文化体、幸福美丽文化院坝、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服务阵地。推进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推动东坡文化与媒体传播融合发展,用文化新媒体+等方式发挥东坡文化助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作用。

聚焦“产业”,融入巴蜀文旅走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禀赋。眉山地处“双圈”,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积极顺应文化旅游消费新趋势,将文化和产业有机融合,以特色优势文旅资源为载体,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可有效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眉山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市建设。

强化三苏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三苏遗址遗迹资源整合,串联市内其他特色旅游景点,着力打造以东坡文化为主的旅游精品线路。加强与川渝地区留存有三苏父子两次出川,尤其是第二次出川的三苏遗迹城市联系,合作打造三苏出川旅游线路。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顺应文旅消费新趋势,依托三苏祠、连鳌山等,大力发展东坡研学游。实施东坡水街文化引育工程,持续开展水街人员东坡文化全覆盖学习讲解,引导水街门店人员、环卫人员讲东坡故事、诵读东坡诗词,加大东坡美食推介、品鉴,开展东坡特色门店评比,着力打造富有东坡文化韵味、引导文化消费的体验式、沉浸式特色文化街区。积极开拓文创市场。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推动建立巴蜀文创体系,共同发展文博产业。鼓励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联合川渝地区其他高校,共同开发东坡文创产品,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

聚焦“形象”,加强眉山城市营销

眉山古称眉州,因苏东坡而蜚声海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目前眉山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亟待提升。眉山要借力成都“三城三都”建设,着力城市“形象”塑造,加大城市营销,充分展现城市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让“人文眉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加强城市形象展示。开展眉山城市LOGO策划,面向全国开展眉山城市品牌营销活动。开展眉山城市形象大使评选活动,扩大眉山城市美誉度,提升天府眉山知名度。强化城市宣传。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开展宣传眉山十佳自媒体评选。创新东坡文化传播载体,依托城市新中心岷江对岸,打造“人造月亮”。强化城市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历史文化名城营销合作,拓展城市营销平台。尤其是要持续深化与留有东坡遗址遗迹的城市合作。加强眉山与国际友城的交流,加大东坡文化国际传播,实现文化研究相互促进、城市发展合作共赢。

(作者单位:眉山市委党校)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