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可见,意识形态工作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通过长期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一要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当前,我国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需求层次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旧媒体不断融合发展,进入全媒体传播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与完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促进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发展与研究,为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入新时代,针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理论,成为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纲领。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我们党必须坚持意识形态理论的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注入新的生命力,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任务,采用全方位、多媒介、多手段的宣传方式,进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二要理性对待多元社会思潮。坚定不移批驳各类错误思潮,使人们对错误的意识形态逐步形成清醒的认知,利用法律手段来抵制各种有害思潮的传播。同时,坚守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打造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和核心的氛围。
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
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来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巩固和发展的。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一些错误思潮暗流涌动、此起彼伏,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面临各种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一要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与宣传落实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进而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二要发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发扬和传播。因此,要打造合乎时代的优秀文化作品、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方式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精神。三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命线”。践行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必然趋势。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有目的、有重点地对不同的受众开展针对的、有效的、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中。
创新手段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建设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领域。网络不仅是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既要加强对互联网意识形态的管理,也要重视网络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一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坚持党管媒体,牢牢掌握好新媒体阵地的领导权。网络阵地主导权和话语权事关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关键在于坚持党管媒体。主流媒体要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意识,主动唱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做好正面宣传。同时,完善网络虚拟社会治理,加大网络信息监控力度,从制度建设上提供保障,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进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二要创新网络宣传方式。主流媒体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介,将地方传统节日、习俗、衣食住行、历史文化等文化内容,以短视频、微电影、图片等形式,融合文、图、音视频、可视化的动态数据和位置信息等进行传播和推广。同时,在网络文化建设上,充分依托独特地方文化特色,在网络栏目设置、网络信息的编排和选择上,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宣传,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三要把握网络舆论导向。着力培养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网络意见领袖,作为舆论的引导者和动员者,网络意见领袖在沟通民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影响。所以,在一些民族性、地方性问题上,需要意见领袖以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发挥好引导作用,进而促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一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我们能从容应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局面的迫切要求。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切实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意识形态工作,要不断创新党对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在不断打造坚硬自身素质的同时将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给大众。二要加强党组织内部意识形态管理。党要管党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更是贯彻落实我国意识形态领导权要掌握在党的手里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各级地方、基层党组织要服从党中央对意识形态的总领导,跟紧党中央步伐,举好社会主义旗帜。另一方面,党内自身建设要把意识形态管理作为必修课, 管治结合,管理好党自身的思想建设,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绝不姑息养奸、纵容“苍蝇和老虎”肆虐。三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做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关键在人,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成员的选拔与培养是这个链条中的首要环节。这支队伍的成员必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必须是党执政的坚定拥护者,必须是以身作则的模范带头者。
(作者单位:青海省委党校报刊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