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途径
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文化是一种崇尚廉洁自律、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具有内蕴深刻、意志坚定、立场鲜明、科学性引领性强等特征。新时代,党面临着具有新的特点的斗争环境,只有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方能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现实中党内不坚定性、不纯洁性问题,营造廉洁自律、风清气正、忠诚干净、为民务实的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
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教育,铸魂律己。党校作为我们党在理论宣传和党员干部教育上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意义和责任十分重大。特别是对青年干部的廉政铸魂,能够有效帮助其筑牢理想信念、远离消极腐败。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教育,要牢记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的第一要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党员干部作为人民公仆,不能高高在上,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首要位置,将勤政务实与人民至上、服务群众相连,从而锻造出一支彰显民意、为民造福的先锋队伍。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教育,要注重培育思想的纯洁性。腐败贪渎从客观上来说,是党员干部自身被社会熏陶变质导致纯洁性丧失,纯洁性、自律性没有在灵魂深处扎根。恩格斯在《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中指出,“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长期强调它的性质、宗旨,加强纯洁性建设和教育,才能使自己和资产阶级政党有质的区别。再次,加强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教育,还需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我们要清楚地看到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制度,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腐败现象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相伴相生的,剥削制度是一切龌龊事物的温床。”无产阶级政党是要与私有制作斗争的,打破私有制的束缚,让生产资料为全社会共同享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高尚目标。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综上所述,加强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的人民性、纯洁性、先进性铸进灵魂。
二是,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修身与治学两手抓。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廉政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对此,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古人常说“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这个“文”就是思想文化理论,“道”就是实践。思想理论是实践的先行者,它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我们的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实现进一步的跨越,不得不在学习优秀思想文化上下功夫。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为官之本最重要的莫过于两点,一是“公正”,二是“廉洁”。处事公正才能赢得拥护,做事廉洁才能赢得民心。晏子曾指出“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贪者,政之腐也,民之贼也。”廉洁从政是政治生活的根本,各级官员以廉为本,人民大众就能得到实惠。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廉政思想,孔子提倡“仁政”,主张“节用”“爱民”的政治思想。管子认为“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老子提倡“廉和俭”。这些圣贤的廉政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是历代统治阶级的治国策略,更可以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借鉴。建设新时代廉政文化不仅要严于修身,还要勤于治学。我们党从建党伊始就是一个重视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是一种主动摄取人类思想文化营养的过程,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只有勤于修身,多涉猎,不断丰富并完善自己的认知,才能在关键时刻不犯错,在重要关头不迷糊。
三是,加强廉政榜样示范引领,展示风清气正新形象。榜样的力量犹如大海中航行的船帆,能够指引航行的方向。从古至今,志存高远、为国为民的榜样形象是屡屡出现的,古有唐代狄仁杰、宋代包拯、明代海瑞等,近如朱德、周恩来、孔繁森等。榜样影响深远,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人。通过树立清廉榜样,发挥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可以激发广大干部树立清廉从政、公正处事的意志和决心。
要着力拓展廉政榜样的宣传渠道,创新廉政名人的宣传形式和内容,使清廉高尚人生取向深入人心。要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群体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廉政理论教育、案例警示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的宣传和教育模式,塑造清廉从政、自律诚实的品质。同时,不能忘记“绝大多数”,广大的党员和群众也需要经常加强廉政文化学习。
总之,要通过在“铸魂”上重力度、在“修身”上下功夫、在“引领”上树标杆,有力推动党的廉政文化建设。
(作者分别系四川省委党校政治学理论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四川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