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助力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
红色文化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家、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积极开创和凝结的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深厚根基。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以确保红色江山永不褪色。”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要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新征程上,必须充分利用四川省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红色文化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作用,推进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筑牢文化强省的根基
红色文化最本质的特征是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其“根”与“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最新成果,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回顾历史,红色文化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过程,发挥着无比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是中国创造发展奇迹的不竭动力。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奋斗目标的伟大精神,利用红色文化的政治立场,能够有效抵御西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筑牢文化强省的根基,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是众多精神的本源,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源泉。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理想信念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昂首前进的内生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也是战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的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二是要增进核心价值观认同,强化文化强省建设价值支撑。红色文化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追梦路上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载体。核心价值观作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凝聚着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信念。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更好地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三是要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文化强省建设精神动能。文化自信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红色文化植根于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不仅在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和自强不息中获得了精神淬炼,更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接受了时代洗礼,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时代风范、创新品格和进取精神,为我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依托长征红色地标,打造文化强省的特色品牌
四川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长的省,也是召开会议最多、发生重要战役战斗最多、经历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方,既有长征历史文化遗址,也有红军将帅旧居和活动地,还有长征重要战役、战斗遗址。据不完全统计,在四川省境内以长征为主题的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园等设施、遗址就有将近100处,红军长征在四川留下的大量活动轨迹,发生的大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撼天动地、可歌可泣。依托长征地标,助力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一是要加强协同研究和顶层设计。2021年10月,“红色资源研究中心”成立,为进一步挖掘、研究、保护、利用四川省红色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发挥平台优势,推进长征干部学院、各市州党校及其他科研力量,以片区、主题为单位展开区域协同研究,解决红色资源分散化、碎片化带来的开发难、利用难问题,统筹开发红色资源,形成科学的开发利用规划。二是要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充分彰显长征文化的独特魅力。要紧紧抓住各项战略机遇,建设长征文化精品园区,抓好长征干部学院品牌打造,重点培养一批长征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才,为长征文化研究和教学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深入挖掘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彰显其独特魅力。三是要加速文旅融合。要全面提升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努力构建红色旅游与长征文化共融共生的发展平台,把长征文化同本地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产业布局融为一体,推进系统开发,提升资源品位,促进“红”“绿”融合、“红”“古”融合、内外结合,将独特的长征文化气息渗透于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开发旅游新业态。
三、推动红色文化传播,提升文化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建设文化强省,促进红色文化从“政治符号”到“文化符号”的转化交融,一是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通过呈现鲜活的历史史实,让人民群众产生信任感,实现事实认同;此外还要利用文化软性教化的功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性认识,实现情感认同,保持红色文化传播的亲和力。二是要打造专业高效的传播队伍。新时代提高红色文化政治传播的有效性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传播队伍,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必须让“能传播”“会传播”“敢传播”的人来传播。因此,必须对红色文化的传播队伍给予专业培训,增强队伍成员的传播意识,提高团队成员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确保队伍成员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具备传播红色文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掌握专业的传播技巧和策略,力求打造出一支专业化、高效化的传播队伍。三是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样态。在数字社会中,各种传播渠道借助数字技术,呈现出相融共生的发展态势,科技和文化共生,社会和传播相融,平台和内容协同共振。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利用好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主的新兴媒体平台,促进新旧媒介的融合发展,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快速、准确处理抹黑英雄人物、曲解历史事实等不良事件,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切实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实效。
(作者分别系四川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四川省委党校中共党史专业2019级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