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全面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内在逻辑、理论创新和学习要求

◇ 韩宏亮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植根于新时代的伟大奋斗和伟大创造,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认真学习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重大政治任务。承担好践行好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坚定理论自信、强化思想自觉、践行政治忠诚,全面把握第四卷的内在逻辑、理论创新和学习要求。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内在逻辑

第四卷的内容涵盖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专题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独立内容,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是21个专题围绕一条根本主线展开、朝着一个奋斗目标谋划。这条根本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奋斗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根本主线、实现奋斗目标,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根本保证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本立场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方法抓手是“两个统筹”,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条件保证是加强国防军队建设、促进港澳繁荣稳定和祖国统一、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全球治理是坚持价值理念、目标指向、中国行动的有机统一,以世界梦与中国梦的良性互动、健康发展争创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是21个专题体现了“总—分—总”的逻辑结构。专题一、二、三、六总括起来,解决治国理政的主题主线、根本保证、价值取向、奋斗目标问题,带有总论的性质,对所有专题的内容起到统领定向的作用,所有专题的内容都要服务服从总论这个内容导向和逻辑关系上的“根”和“魂”。专题二十一解决“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问题,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站在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战略高度进行总论性质的点睛升华。这个专题也可以说和专题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他16个专题解决治国理政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及相关领域的重大问题,具有分论性质。

三是21个专题与“十个明确”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明确”,体现了对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最主要内容的最简洁明了的提炼和归纳。第四卷的21个专题并不能和“十个明确”形成明确清晰的一一对应关系,但这21个专题与“十个明确”在内容、观点、方法、立场、情怀上是完全一致的。“十个明确”是对21个专题内容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提炼,21个专题则是对“十个明确”思想内容的展开丰富和深化论述。“十个明确”是全面学习21个专题的内容提要和导读指南,带有提纲挈领的性质;而21个专题则是深入把握“十个明确”的论证报告和行动方案。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理论创新

第四卷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体现了突出的时代印记、强烈的实践导向、鲜明的创新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新境界,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如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极大深化了对党的理论创新规律的新认识;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论断,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关于“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新认识;关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关于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两个统筹”的重大论断,体现了对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的新认识;关于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新认识,坚定了党团结带领人民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创造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新辉煌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如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对国际格局和局势演进发展的新认识;关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对如何驾驭时代主题演变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关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大论断,反映了对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规律的新认识;关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对完善全球治理价值理念的新认识;关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对如何凝聚国际共识、促进全球经济尽快走出困境的新认识;关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对如何共建美好世界、彰显中国力量、担当国际责任的新认识。

三是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如关于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的重大论断,丰富发展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特别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反映了党对自身性质宗旨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关于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重大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反映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关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对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新认识,反映了对以史为鉴、更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关于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坚持敢于斗争、增强斗争本领的重大论断,深化了对斗争规律和斗争形势的新认识,反映了党对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学习要求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思想上自觉、政治上忠诚、行动上果敢。要坚持把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淬炼的第一任务,政治历练的第一要求,实践锻炼的第一指南,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习、以严格的制度保证学习、以认真的态度推进学习。

一是坚持以联系的观点落实学习。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联系起来学习。把总书记对同一问题、同一理论的论述联系起来进行学习,深刻把握总书记对这一问题、这一理论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发展的。要密切联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学习,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要密切联系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深刻把握这十年取得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二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学习。要着眼于正在做的事情,着眼于经济社会新的发展、新的矛盾、新的挑战,深刻把握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特别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眼睛向下,心系群众,直面问题,学以致用,面向火热的生活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伟大实践,深刻把握第四卷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要结合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学习第四卷的重大创新论断、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决策部署,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破解发展难题,回应群众诉求,把党的创新理论变为推动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

三是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学习。建立和坚持好完善的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学习机制。深化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的认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要首先学懂弄通做实,以自己的率先垂范带领班子成员学,以班子成员的率先垂范带领党员干部学,以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带领职工群众学。层层强化上梁角色,层层强化看齐意识,层层强化担当精神,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敢于让自己当标杆,有底气让自己当标杆,有能力让自己当标杆,有威望让自己这个标杆立于不败之地。以学习成效的新高度锻造思想觉悟的新提升,拓展人生追求的新格局,开辟工作推进的新境界,成就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