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 邓朝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呈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伟大实践,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磅礴的政治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自信自强、勇毅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掌握历史主动,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理论指导、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

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举世瞩目重大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是坚持了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得益于党的领导的全面加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需要科学理论引领,越需要高举伟大思想旗帜,越需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从中学出坚决拥护“两个确立”的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学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学出坚定拥戴核心、时刻紧跟核心、坚决捍卫核心的忠诚干净担当;学出心怀“国之大者”,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

二、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我们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守好人民的心。

一是让老百姓“安心”,全力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撂荒耕地监测整治、农业种植园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等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提升粮食综合产能,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力量。

二是让老百姓“暖心”,切实推进民生不断保障和改善。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是让老百姓“舒心”,努力实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四是让老百姓“放心”,统筹抓实抓牢“五防三保”。要紧盯薄弱环节和要害部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责任感切实做好防汛、防灾、防火、防疫、防地震和保安全、保稳定、保发展工作,坚决防止火源入山林、疫情进“家”门、安全出事故,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必须驰而不息加强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不够,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功夫、花大气力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

一是持续加强理论武装。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作为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为思想武装的重点,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

二是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作为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三是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领导干部,要从严要求自己、身边人和联系分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不断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继续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遇到问题不躲闪、遇见矛盾不回避,积极推进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5期市厅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学员,现任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