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以大康镇星火村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衔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关键在人。近年来,四川省江油市大康镇星火村牢牢把握乡村人才作用发挥的关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乡村人才培养工程,在人才精准选育、精准施策、精准见效上下足功夫,着力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不断破解乡村人才发展瓶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一、精准选育,选能人组班子致村富
组建能人班子。选好村级领导班子始终是农村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星火村发展初期,不少村民带着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回村参加村党支部书记竞选大会,最终在新疆发展的金圣翔得到广大党员的认可和拥护,全票当选为星火村的书记。金圣翔针对班子怎么配、产业如何发展这两大核心问题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进组入户开展调查研究,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的党员中培养选拔村领导班子成员,结合星火村实际制定村产业发展规划。在人才能力培育上,星火村举办专题培训班进行集中培训,组织人员进入到省会、省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人才视野和思维。
创新组织模式。星火村党委始终围绕“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的主题,注重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模范作用,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在154名党员中下设5个产业党支部和1个社区党支部,做到“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使群众致富在产业链上”。为统一村“两委”一班人的思想,书记提出要想星火村富,先修进村路。在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村书记寻找专业单位对道路进行测绘、规划,在半年的时间内修通了8米宽近5公里的进村水泥公路与6公里到组的碎石道路。村党组织的这一成功举措对星火村万亩珍稀苗木花卉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加快乡村振兴。星火村两委以“创现代农业示范村、建农民新居示范点”为主题,借助建设新农村和加快实施城镇化、产业化战略的新形势,坚持走“两集中、三转变”发展模式,即村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经营,引导村民从分散居住向社区化集中居住转变、从小生产经营向土地集约经营转变、从单一农产品种植向发展现代农业转变。领导班子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户一策,通过完善产业植入、提高土地流转收益、改善就业创业环境等鼓励星火村发展百合规模种植,让贫困村民进入“爱情谷”和“星火花海”务工,不断拓宽贫困群众的收入渠道,逐步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精准施策,聚民力育人才重保障
培育本土人才。星火村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98.2%,村“两委”抓住发展机遇,栽种各类苗木花卉90余万株,百合花1000余亩,大力打造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园,用苗木花卉组成占地160亩的“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大地自然景观,将文化产业、生态、交通、公服、景观、美食要素导入其中。星火村为更好地发展旅游业,组织本村优秀党员外出培训,例如去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袁家村学习景区经验。村内自掏经费让贫困户里面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学习厨师、开车技能等,让辍学的高中生继续读书,将学习的知识利用到本村的建设中。村内的中老年人都由村“两委”统一请专业人才教学,学习苗木种植生长的知识,一方面解决中老年人的收入问题,另一方面也间接培养了本村苗木人才,共同助力星火村的未来发展。
回引本土人才。已建成的“百年好合爱情谷、四季花海星火村”星火花海景区,总投资8000万元,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游客量的不断增加吸引了星火村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班子百分之八十都是在外商人回来担当。截止到2021年,星火村旅游业发展解决就业岗位118个、年旅游收入246万元,带动发展民宿5家,农家乐8家,超市3家,村民小摊位28家,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创业,不仅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还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已建成的几处星火农庄都是村民在外学习后回乡打造的,集休闲、娱乐、住宿、度假为一体,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收入双赢。目前星火村继续投入500万元打造乡村旅游康养中心一期项目,该项目完工后可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收入300万元,税收6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90余个,进一步拓宽星火村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之路。
激发人才热情。当地政府为了吸引优秀的人才回到家乡建设,不仅制定良好的激励机制,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还不断消除乡村人才的地域与身份限制。在日常住房、孩子上学、看病就医、家人就业方面为回乡建设人才提供保障需求,让这些人才能够鼓足干劲投身乡村振兴的建设。同时星火村不断完善高素质农民的评审制度,给予高素质农民优秀称号并给予相应薪酬补助。加大乡村优秀典型人才的宣传力度,发挥人才榜样的力量,在乡村现代化的实现之路上创造良好的人才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精准见效,壮经济促发展得共赢
村民集中居住,转变发展方式。2008年村“两委”紧紧抓住“5·12”地震灾后重建契机,实现村民集中居住。根据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基本要求,集中规划建成占地90亩的“星火花园小区”,同时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卫生站、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水、电、气、网、绿化齐全,共入住农户950户,小区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在此过程中,小区的建立为星火村提供了类似幼师、物业管理等专业岗位,实现村民的再就业。通过对旧宅基地进行整理新增土地约500亩,为集体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从而使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2019年大康镇星火村荣获四川省百强名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从而使村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发展集体经济,关键找准路子。星火村既挖地下“聚宝盆”,又育地上“摇钱树”,走出了壮大集体经济的五条好路子。一是兴办集体公司;二是盘活集体现有资产;三是投资入股项目;四是发展物业经济;五是开展劳务服务。星火村组建村属企业星火农业集团公司,村集体和绝大部分村民都是其股东,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在集体经济收入得到有效改善之后,星火农业集团公司继续拓宽业务,设置了包括旅游、苗木、建筑、物业、劳务、农业6个子公司。2020年村集体资产规模达到1.02亿元,实现经营性收入1390万元,其中旅游收入246万元。2019年村民分红共计500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万元。
寻找专业人才,制定管理规划。公司的管理不仅需要本村优秀人才,更需要加快引进专业人才。除了引进建筑、苗木等方向的专业高材生进入公司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星火村还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审计,既满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需要,也充实未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将全村2600亩耕地和2800亩林地按照自愿流转→量化入股→统一经营→保底分红的模式统一由村属企业星火农业集团公司管理经营,每年每人保底分红1000元,二次分红500元,累计发放土地保底分红款2700万元。实现了农民从分散居住向社区生活、传统经营向现代规模经营、一家一户小生产向集体经济大发展的转变。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推进、实现城乡融合的有力法宝,是提升农村发展空间、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的强大武器。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激励机制、引进新农人方面下功夫,实现乡村人才的“引”与“留”,打造农民生活逐渐富裕,乡村生态更加美丽的新局面指日可待。
(作者分别系四川省委党校2019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生、四川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