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习近平的“党校情怀”

◇ 张建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党校工作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党校事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春天。波澜壮阔的岁月长河,见证了总书记重视党校的一次次关怀,留下了总书记倾注党校的一段段印记,铭刻了总书记厚爱党校的一份份情怀……

时代叩问:习近平“党校情怀”的主要体现

习近平始终对党校工作充满特殊关爱、倾注大量心血,始终把办好党校、管好党校、建好党校放在重要位置,亲自关怀、亲自主导、亲自推动。

一、亲切关怀注深情——心系党校建设发展

福州党校人不能忘记,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期间,多次专题研究党校工作,深入现场办公,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短短时间,昔日陈旧简陋的校园被改造成花园式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西藏党校人不能忘记,习近平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多次做出批示要求各地党校开展援藏工作。2009年8月10日,以个人名义向西藏党校捐助3000元,体现了对党校工作、涉藏地区党校教育的深情厚爱。

黑龙江党校人不能忘记,2009年9月23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专程到黑龙江省委党校视察,饶有兴趣地现场观摩了刘兰芬教师讲授的“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应急管理”案例课。日理万机中专程到党校视察教学科研工作,耐心倾听党校普通教师的一堂普通课。

无数党校人难忘他亲切的教导和熟悉的背影,感佩他对党校工作的浓浓情怀、对党校职工的深深厚爱……

二、殷殷嘱托育桃李——心系党校主责主业

深情嘱托鲜明党校姓党的主题。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让党的旗帜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

深情嘱托提高主业主课的水平。强调必须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更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聚焦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言献策,努力成为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阵地。

深情嘱托培育学员成长的重点。强调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干净廉洁,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扣好廉洁从政的 “第一粒扣子”。要勇于担当,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三、春风化雨润无声——心系党校教职员工

“心贴心”话家常。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多次深入党校调研,经常和教职工在食堂就餐。一次用餐之际,他提着一袋“草袋饭”来到他们中间,拉起家常,询问学习工作情况。低调简朴的生活,平易近人的作风,让在场的党校人倍受感动。

“实打实”解难题。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党校职工仅有的一栋宿舍楼出现倾斜裂痕,危及上百名职工及家属的安全。他当即作出批示、亲自协调,及时推动这一安居工程;随后又追加180万元购置30套住房,让大家欢天喜地搬进新居。

“情共情”作序言。2001年4月,福州市委党校的缪慈潮把70多篇研究文章汇编成《奋进集》,呈送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审阅,他在百忙中为其写了500余字的序言。这份珍贵的手稿,见证了习近平与党校职工的深情厚谊。

历史探寻:习近平“党校情怀”的历史渊源

一、家庭熏陶培养特殊情怀

母亲谆谆教诲的指引。“文革”期间,身为党校教师的母亲,非常重视高尚品质的培养、红色精神的熏陶,经常向习近平讲述《岳母刺字》等精忠报国的故事。年幼的习近平感叹:“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从那时起,“精忠报国”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父亲党校经历的影响。习仲勋经常将自己曾在西北局党校工作的事讲给习近平听。总书记深情回忆:“家庭有很严格的革命传统教育,总是讲这些孩子们,不要放在温室里,要经历大风大浪,这种教育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良好兴趣爱好的熏陶。长期住在中央党校,习近平有了与书籍大量接触的机会,“那段时间,我天天在那儿翻看《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来”。养成了爱读书、爱看书的好习惯,深深影响了他的一生。

二、主政一方深化特殊情怀

主动履责,让他的情怀更深。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经常到党校视察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具体困难问题,推动党校工作快速发展。重视理论研究,亲自撰写涉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等领域的7篇论文,均在省委党校学报上发表。

勇于创新,让他的情怀更深。在宁德工作期间,敢于打破常规,将干部培训课堂拉到“大山深处一线”,在酷暑难耐的盛夏,让学员亲身感受群众劳作的艰辛、生活的不易。1988—1990年,到霞浦县接访群众,两次把接访点设在党校,用心良苦提醒党校人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更好地服务学员、服务群众。

严以治校,让他的情怀更深。1992年7月,福州市委党校计划用两天时间举行盛大的40周年校庆活动。习近平当即批示:“我不主张大操大办,要节约、隆重、有实效。一天或半天就够了,不要搞两天。”30多年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可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他一以贯之的作风。

三、十八大以来彰显特殊情怀

从战略全局为党校长远发展指明前进方向。2015年12月,党中央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为什么办党校、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党校”等重大问题。

从战略全局为党校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015年11月、2019年9月,习近平亲自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修订颁布《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党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从战略全局为党校长远发展亲自把关导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亲临中央党校出席参加各种活动,深入教职员工座谈调研,及时把脉会诊,确保党校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未来启迪:习近平“党校情怀”的深刻启示

全体党校人唯有保持“五心”、争做“五人”,不断开创党校新业绩,谱写党校新篇章,才能不负习近平饱含深情、充满厚爱的党校情怀。

一、始终保持忠诚心,争做知行合一的党校人

思想要忠诚,始终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做到绝对忠诚、绝对可靠。行为要忠诚,把党校工作放在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为大局而谋、为大局而干。言语要忠诚,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出党校“好声音”。

二、始终保持进取心,争做勤奋敬业的党校人

大兴勤学善思之风,在学习的状态下思考,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深入一线,解剖“麻雀”,确保教学科研咨政更接地气、更加鲜活。大兴开拓创新之风,在主业主课上破解“纸上谈兵、照本宣科”等问题,推动办学质量上台阶上水平。

三、始终保持工匠心,争做创新创优的党校人

要充满工匠情怀,保持活力十足的干劲,把工作干出特色、干出水平。要胸怀工匠之心,用心想事、用心干事,在工作思路上高规格谋划、工作措施上高标准推进。要践行工匠标准,勇争一流、追求卓越,力求出手都是高水平、干成都是高品位。

四、始终保持热忱心,争做学员满意的党校人

管理要热忱,关心学员、爱护学员,加强“心灵对话”,注重打成一片。服务要热忱,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让学员感受党校的温馨温暖。治学要热忱,严谨治学、精于治学,让学员更好地接受思想大洗礼、党性大锤炼。

五、始终保持敬畏心,争做干净纯洁的党校人

敬畏讲台,做到讲课有纪律、言行有规范、授课有水平。敬畏职业,做到学为人之先、德为人之师、行为人之表。敬畏身份,争做德高艺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表率。

(作者系西充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