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会议发言摘登

在全省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会议上,省直机关党校和21个市(州)党校的参会代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校(行政学院)事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交流发言,现将发言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机关党委书记姜小林:站在新起点,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将从以下方面加强实践与探索,着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是把干部培训需求与事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具有党校特点、机关特色,适应干部队伍建设目标的培训体系。二是在做强做优党校主业主课上展现新作为,及时完善二十大精神课程体系,推动会议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加强党性教育,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在服务好省委中心大局的同时,聚焦在全面提高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五是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坚定不移推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六是统筹学校“一区四车”(教学、科研、咨询、管理和新校区建设)各项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总体水平。

 

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曾新: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继续抓好教育培训、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宣传阐释、扩大对外宣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在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坚持旗帜领航向。牢固树立“课比天大”的理念,加大新课程、新案例开发力度,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各级各类培训班次的必修课。二是围绕中心强智库。坚持贴近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需要、贴近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需要、贴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需要,积极打造具有党校特色的理论研究品牌和平台载体。三是敢于斗争守阵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组织教研骨干深入学习宣讲提纲,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组织集体备课与试讲演练,结合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热度,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占领思想高地,持续凝聚共识。

 

自贡市委党校(自贡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陈尧:提升综合能力,是激发党校内生动力的主要抓手。要紧紧抓住师资人才这个关键的关键,统筹布局市、县(区)党校教师主攻方向和资源供给,加强师资队伍纵向分块与横向合作,让所有教师分层分类、自愿参与全市教学科研咨政活动。加强师资提能输出,上挂下派外借,丰富师资人才成长经历,加强实践锻炼。搭建团队研学平台,推行市县两级党校教师分团协作,共同提高。推行业务拉练、公开亮相、同台竞争,赛课比优秀、科研比奖项、咨政比批示,以实在的业绩和结果倒逼奋斗过程,加速成长成才。

 

攀枝花市委党校(攀枝花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唐成斌: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党校教学的首课、必修课,结合上级安排部署,从11月起对全市县级以下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全员轮训,分批分次对全市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抽调骨干教师参加市委宣讲团,深入各行各业、基层一线开展专题宣讲;发动教职工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领域、新方向,结合攀枝花实际做出前瞻性的咨政报告,供党委政府参考;拟于12月召开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观点、新理论进行深入讨论研究。

 

泸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党校(泸州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李春艳:突出特色办学,全力擦亮泸州“四渡赤水”红色教育名片。强化顶层推动,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运营工作领导小组,以大视野大格局推进四渡赤水分院建设。加强整体设计,高质量做好泸州红色教育总体策划,一体推进专题教学、微型党课、现场教学。持续完善和优化提升特色课程体系,聚焦“四渡赤水+”,打造特色鲜明的“立院之课”。探索实施“攻心式”党性教育模式,提升党性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穿透力。高水平培养骨干教师、红色讲解员队伍。以中组部对长干院现场评估为契机,结合反馈意见推进整改提升。扎实推动川滇黔渝红色教育联盟的作用发挥,积极与长干院各分院、毗邻地区党校(干部学院)开展合作办学。

 

德阳市委党校(德阳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李伟:强化“三项保障”,全面夯实党校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是强化制度保障。以党校分类改革和巡察整改为抓手,建立健全《德阳市委党校教学科研咨政精品奖励办法》等教学科研、学员培训和内部管理制度机制23个,不断提升全市党校办学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二是强化人才保障。通过选调、考核招聘等方式引进硕士研究生8名,实行年轻教师导师制、“一对一”传帮带等制度,安排11对教师开展结对帮扶,选派36名教师参加中央、省级师资提能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持续充盈发展后劲。三是强化办学保障。全力推进市委党校整体迁建工程,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克服疫情防控、重污染天气等不利影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彻底改善党校办学条件,更好地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绵阳市委党校(绵阳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党海燕:在着力高质量发展上探新路,力争站得高,谋得远,争当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排头兵”。一是打好收官之战。认真总结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三年改革经验启示,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推进情况,总结形成的《发挥党校理论服务智力支撑优势》《坚持联动联合统分结合资源整合——四川省绵阳市市县一体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2篇经验文章在《学习时报》刊发。二是答好终评之卷。对标对表47项97个评估细则,紧盯办学质量显著提升这一目标任务,奋力书写终评考卷。三是谋好创新之路。扎实推进系统“四大创新工程”顺利实施,创新工程专项经费已纳入2023年财政预算;充分利用绵阳“人才十条新政”,今年新引进入职17名优秀年轻专职师资;探索实行集中孵化、“一人双岗、自主自愿”的灵活培养锻炼方式,着力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内生动力的全面激发,为新一轮改革创新打下坚实支撑。

 

广元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党校(广元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王尔敏:聚力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区域一流党校建设。一是深入推进分类建设。全面对照一流标准,持续推动全市党校智慧化设施功能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精品课深度开发打造、突破性强化科研咨政,不断深化党校分类建设成果。二是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坚持实施“五好”创新工程,着力构建大教研集体备课格局,统筹形成合作式理论研究团队,全面强化专业化科研咨政智库,科学健全系统性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全市党校办学质量。三是持续增强区域影响。统筹整合全市党校系统资源禀赋,科学优化市县党校发展规划,持续用力在理论研讨、成果发表、智库咨政等方面形成优势,持续增强对外影响力,加快建设区域一流党校。

 

遂宁市委党校(遂宁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陆京会: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推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盘统筹推进。将王晓晖书记讲话要求的学习贯彻情况作为县级党校终评内容之一,坚持“质量立校”办学基点,坚持全市党校“一盘棋”,强化教学培训统筹安排、课程专题统筹开发、科学研究统筹推进、决策咨政统筹攻坚、师资提能统筹组织。二是全力备考迎检。举全年之重、倾全校之力,深耕细作、备考迎检,严格对照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召开专题会议梳理研究10余次、分赴县级党校调研指导20余次,高标准开展自查评估,高质量准备迎检资料。三是全面竞进赶超。大力实施“两一流、三校园”发展规划,紧抓新校园搬迁契机,强力推进“新校园、新成长、新作风、新业绩”重点项目,深入开展一线实战大练兵、党的理论大备课、精品课程大比武等系列活动,加快建设有颜值、有内涵的全省一流市(州)党校。

 

内江市委党校(内江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余崇威: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王晓晖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学培训增强新动能。一是在教学培训上充实内容。第一时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市区秋季主体班教学,组织专题培训,邀请5位市厅级领导为学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学员开展交流讨论。二是在教学选题上分类推进。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开发由6名年轻教师参与的乡村振兴、由8位年轻教师参与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微党课,使年轻教师实现在主体班教学。梳理教师研究方向,高标准打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1+14+28”教学专题体系。三是在学习宣讲上精细安排。以“六个一批”(组织一批培训、开发一批课程、开展一批研讨、落实一批宣讲、撰写一批文章、形成一批成果)实际成果,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乐山市委党校(乐山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蒋勤勇:一是迅速启动课程研发。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课程研发会,就课程布局、教学主题、课程统筹等方面进行探讨,先后2次召开新专题集体备课会,开发相关课程30余门。二是迅速纳入干部培训。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和教学计划,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王晓晖同志讲话要求作为各级各类培训班次重要内容和必修课。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小组研讨、撰写党性分析、心得体会等,进一步坚定学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三是迅速推进科研咨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撰写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山的重要启示》等系列研究课题;《培育壮大我市道地中药材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思考》等3篇咨政稿获市委书记肯定性批示。

 

南充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党校(南充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龙世胜:积极探索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运行机制。构建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与市委党校一体办学,与仪陇县委党校合署办公的创新模式,实现市委党校、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仪陇县委党校规范运行、高效运转,进一步擦亮南充“张思德精神”“宗旨论坛”“红色联盟”金字招牌。今年以来,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培训全国各地学员超20000人次。制定教学科研咨政激励制度。加快实施全市党校系统创新工程,打造名师、名课、名教研室“三名工程”,结合南充实际,研究拟定《南充市委党校教学科研咨政激励办法(试行)》《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建设实施方案》《全市党校系统名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激发教学科研咨政出成果、出精品的工作热情,有效提升办学质量。

 

宜宾市委党校(宜宾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刘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王晓晖书记讲话要求,全力以赴推进当前各项工作。一是强力推进分类建设。坚持结果导向,逗硬“红黑榜”考评,着力做好办学质量终评迎检准备。二是全力提升培训质效。周密安排,全覆盖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培训,着力发挥党校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熔炉作用,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着力提高学员政治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服务群众能力、驾驭风险能力、狠抓落实能力、拒腐防变能力。三是奋力完成目标任务。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再梳理、再研判、再细化、再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奋力实现党校格局变化、内涵发展,为宜宾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安市委党校(广安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赵泽波:一是全力推进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督促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强化工作专班力量,严格对照建设任务指标压茬推进,确保年底前校区建设达到或超过时间进度要求。二是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广安市委党校一体办学的小平干部学院,今年顺利通过中组部的办学质量现场评估,并被中组部列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严格执行党校主体班次办学规范,认真落实上级党校联系指导、班次统筹调配、师资共建共享、课程联合开发、主体班审核备案等“5个机制”,办好市县党校主体班次。积极探索市、区一体办学体制机制,紧盯人员统筹调配、编制统筹使用、经费统筹保障、资产统筹管理等关键问题,推动实现思想、资源、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融合。三是切实做好迎检准备。认真梳理、查漏补缺,把准节点、加力推进,高质量做好终评迎检准备。

 

达州市委党校(达州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蒋依勇:达州市委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市委书记邵革军在11月9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了王晓晖书记在省委党校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特别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在党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硬件更新方面给予帮助支持,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关心支持党校工作,为党校更好办学创造良好条件。下一步,我们将以“4大重点工作落地”为抓手,全力抓好贯彻。一是创新工程落地,着力构建适应新党校发展的新机制和多元化的新格局。二是办学质量终评落地,打牢质量立校根基,争创全省一流党校。三是“2+3”模式市县联办巴山红军教学基地落地,输血盘活区县新党校,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和影响力。四是市委党校发展专项基金落地,为党校可持续发展强化财力保障。

 

巴中市委党校(巴中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杜轻舟: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思想引领的主阵地,我们秉持“教育培训不可一日松懈、课程完善不可一日自足、咨政研究不可一日偏离”的理念,严格落实党校分类改革要求,主体班和各类外培班都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必修课,有计划、分批次选派骨干教师带着课程、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参加省委党校、有关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研讨班,让教师知识储备不断更新、理论基础不断夯实、理解把握更加深透。集智聚力打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课5堂。我们将以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为统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创新突破,推动党校办学治校迈步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为巴中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贡献更多党校智慧和力量。

 

雅安市委党校(雅安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蒋甦:市委高度重视支持党校工作,去年12月以来,市委书记先后3次专题听取党校工作汇报,今年9月,市委在全省率先制发了《中共雅安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建、管、用”三个方面为我市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落实省委“一体运行、融合发展”的要求,理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力争在年内完成整合,有效整合优势资源,攥指成拳、擦亮品牌,达到1+1>2的效果。锚定全省党校工作第一方阵,引导全校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站就站排头、争就争一流”的意识,按照“一年起势、两年攻坚、三年突破”的工作要求,软件建设、硬件建设齐头并进,力争让党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性成效。

 

眉山市委党校(眉山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尹鸿: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王晓晖书记讲话要求,研发“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锋号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三苏家风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等专题课程十余门。创新教学形式,开设学员讲堂、演讲比赛,增设“共识之旅”课程和结构化课程,让学员从“倾听者”变为“参与者”“表达者”。强化政治仪式,精心策划国旗下微党课、早间微党课,锻造学员党性。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全封闭办班。组织开展晨训,增设学员宿舍内务整理课程,促进学员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创树“东坡风”品牌,以市委党校师资为主,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宣讲。组织开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川足迹”基层宣讲活动,开展宣讲20场次,受众2500余人。

 

资阳市委党校(资阳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姚中举: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切实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一是提前谋划,全员动员参与。党的二十大召开前,要求教师密切关注中央权威媒体最新理论动态和重点话题,立足资阳实际,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谋划选题方向,提前做好准备。二是先学一步,掀起学习热潮。第一时间组织教职工、学员代表开展学习讨论,第一时间在媒体发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党校声音。三是学深一层,领会精神实质。密集召开校委会、中心组学习会、集体备课会、学员专题讨论会深入学习研讨,成功承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暨2022年年会。四是带头宣讲,焕发真理之光。选派6名理论专家担任市委宣讲团成员,17名教职工加入“理响资阳”宣讲团,开发20个宣讲专题,为各级各部门提供菜单式服务,受到普遍好评。

 

阿坝州委党校(阿坝州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杜强: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坝州作为民族地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校姓党这个根本原则,认真贯彻省委关于推进党校发展建设的部署,积极推动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工作,民族地区党校发生了“五个根本性转变”:基层党校“哭爹喊娘”状况得到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转变,“党校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可以不要”的基层现象得到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转变,“全国党校是一家,只有兄弟没有妈”的现象得到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转变,民族地区党校培训事业的窘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转变,党校“没钱办事、没人办事”的窘境得到了根本性转变。

 

甘孜州委党校(甘孜州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李建华:在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带头,在领会精神实质上学深,是党校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我们用好用活学习辅导、讲坛讲座、知识竞赛、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研讨交流活动,推动真学真懂、学以致用。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专研力量深入研究,形成有价值有分量的成果。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生力军”作用,以理论培训与调研实践相结合,组织专题学习交流,围绕党的二十大重要部署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重点任务开展“微调研”,促进学思践悟,自觉坚守思想高地、提高科研能力,奋力书写一流的科研甘孜答卷。

 

凉山州委党校(凉山州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巫照云:坚持抓结合、促发展,以具体工作找准贯彻落实着力点位。一是在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森林草原防灭火等10个新专题并进入主体班教学。组织开展全州党校系统精品课暨教学管理优秀评选活动,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优。二是在完成两项重大改革任务上下功夫。扎实做好州委党校终评迎检工作,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大力推进县级党校阵地建设,将于明年内全部投入使用。全力推进凉山彝海结盟分院建设,对标抓好省总院现场教学质量督导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三是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制定青年教师培养使用、名师工程等系列办法,完善优秀教学奖评选、新课试讲、科研决策咨询项目管理等教研制度12个,分院运行管理、教学培训、疫情防控等制度11个,规范财务支出、工作量考核、统筹类班次管理等制度8个。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