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斗争精神 淬炼斗争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是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发展,是练就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干部队伍的题中之义。征程上,必须不断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顽强的斗争精神攻克一切艰难险阻,以高超的斗争本领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精神是一个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决定一个民族能走多远、能走多久。斗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品质。从建立中国共产党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实行改革开放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正是依靠这种披荆斩棘、不屈不挠、不断突破的斗争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斗争精神是信念追求、意志品质、气概情怀,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是“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大担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气魄。要不断增强敢于斗争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在发现问题中展现担当作为,在解决问题中锤炼作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发扬斗争精神,在凝神聚力中固化斗争恒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争当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沿着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在斗争中汲取力量,在学习中找到方向,在实践中锤炼忠诚。
发扬斗争精神,在辉煌党史中汲取斗争精髓。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不变的是斗争精神。重温党的发展史,就是回顾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历程;就是重温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中怀揣梦想、前赴后继、突出重围的斗争精神;就是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中汲取敢于出击、敢战能胜的斗争精髓;就是通过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党性锤炼、政治素质、作风淬炼;就是在弘扬斗争精神中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从政之基、廉政之基,面临严峻形势与风险挑战时,做到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怕牺牲、迎难而上。
发扬斗争精神,在千锤百炼中树牢斗争自信。斗争本领是取得胜利的法宝,要充分认识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时刻做好斗争准备,自觉经受各种考验。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当好疾风劲草、烈火真金。在工作中,要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将实施本领革命、解决本领恐慌放在重要位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忠诚担当的底气、真金不怕火炼的志气、一往无前的豪气破解实践难题、推动事业发展。
发扬斗争精神,在防范重大风险中淬炼斗争本领。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西方社会思潮泛起,贸易摩擦、地缘冲突、恐怖袭击此起彼伏。我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些领域的突出问题加快暴露,新老矛盾交织叠加。这就要求干部时刻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提升预判、研究、解决问题的本领,培养“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全面提升处置各种复杂问题的本领。
发扬斗争精神,在为民服务中转化斗争实践。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我们越是要主动投身各种斗争,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沟通协调、统揽全局、调查研究的斗争本领;越是要不断增强最大限度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善于驾驭“矛盾凸显期”复杂局面的斗争水平。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始终围绕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制度上、措施上、行动上更好地保障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纾民困、解民忧、暖民生,行简政之道,开利民之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50期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现任省公安厅反恐怖特别侦察队侦察支队支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