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齐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被列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听完报告,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同城化工作牵头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强定力、聚活力、增动力“三力齐发”,谱写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一是以规划为定力,共绘都市圈发展新蓝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健全规划协同推进机制,加强规划上下传导和横向衔接,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等总体规划为基本遵循,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都市圈空间和经济地理重塑,以生态建设等各领域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引领都市圈全方位协同。依据规划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充分发挥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切实把规划蓝图转化为一个个具体项目、一件件民生实事,加快推动各项规划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以创新为活力,共育都市圈发展新动能。突出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建立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聚焦“科技+产业”,共建重大平台、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建设创新型优势产业集群,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营造优质创新创业生态。对标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将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打造成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成渝绵“创新金三角”起势成型的“脊梁”。
三是以改革为动力,共建都市圈发展新机制。拓展改革的思维和办法,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和利益格局藩篱,探索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跨区域企业总部经济、飞地经济、园区共建等合作模式,支持共同组建平台公司、共同设立投资开发基金等协作方式,构建联系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以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为牵引,聚焦政策集成创新和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探索区域内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联合招商引资机制、合作项目成本共担利益分享机制等,推动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和高效聚集。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27期中青班学员,现任德阳市区域协同发展局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