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立德立学立行立身锻造新时代赶考人

◇ 覃 超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组织部门必须立足时代的维度、紧扣发展的高度、拿出过硬的力度,持续深化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管理,帮助他们立德、立学、立行、立身,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赶考人提供根本保证。

以立德为本,为灵魂“补钙”。“凡择贤良者,必以德为先”。立德是做人做事的基石。年轻干部作为推动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要注重“立德”,培养忠诚正派的道德品质。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德。天下至德,莫大乎忠。要抓住年轻干部成长的黄金期,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政治历练、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引导他们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践行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铮铮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培塑守土尽责的职业道德。为官须有为,守土须尽责。要砥砺进取之志,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忠于职业,知重负重扛责在肩,以事业为生命,以敬业为天职,把岗位当平台,对事业矢志不渝执著追求,对工作高度负责殚精竭虑,保持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工作状态。恪守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公道正派是做人立身、做官立德的基本准绳。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将公道正派铭刻在心,不做跑风漏气的泄露者、小道消息的传播者、封官许愿的讨好者、搬弄是非的坏事者、言不由衷的虚伪者、坐而论道的空谈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敢于对不正之风“亮剑”。

以立学为先,为本领“淬火”。“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勤学善思是年轻干部的立身之本。但在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往往习惯于凭感觉决策,凭经验办事,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困境。增强学习紧迫感。新形势下,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新思想层出不穷,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始终保持勤奋学习的状态,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和生活趣味,带着浓厚的感情、执著的信念、实践的要求,主动探求新知,及时掌握新理念、运用新规则、探索新路径。提升专业能力。“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专业素养是干事业抓工作的重要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年轻干部在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培养年轻干部要注重“精准滴灌”,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搭建实训平台,将其放在合适岗位上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做到“安、专、迷”。拓宽学习宽广度。跑场练马不如赛场赛马。年轻干部的综合素养难以在“单一赛道”练出来、熬出来,需要在“综合赛道”上练出来、比出来。要开辟经济建设、城市管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多条“赛道”,在解决矛盾中练就过硬本领,在联系群众中谙熟民情民意,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立行为纲,为事业“燃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年轻干部要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增强担当使命的思想自觉。“青年者,国之魂也。”年轻干部要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要不断涵养年轻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提高年轻干部躬身入局的意识,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对工作念兹在兹、上心用心,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增强苦干实干的行动自觉。奋斗是最亮丽的底色,实干是最质朴的证明。要打破隐形台阶,大胆使用真才实学、担当作为的年轻干部,充分激发干部活力,让他们争当在关键时刻豁得出、重大任务面前冲得上的“猛将”,在攻坚克难中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闯将”,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敢于担当、狠抓落实的“干将”。增强“复命”意识和“句号”意识。有始有终,这是办事的原则。要不断增强年轻干部“复命”意识和“画句号”能力,引导年轻干部养成不抛弃不放弃、不抱怨不拖延、“今日事今日毕”“问题到我为止”的习惯,使之成为敢于担当、善解问题、善作善成的“多面手”。

以立身为魂,为精神“提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丢了精神,就丢了一切。年轻干部要揣赤子之心,以昂扬精神,焕发新的气象,于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精神永不过时,永远需要发扬。要注重培养年轻干部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保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碰到困难、遭受挫折、面对矛盾时,无畏无惧迎难而上。弘扬“一尘不染”的清风正气。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警惕干部腐败年轻化的趋势,教育年轻干部知道应该“做什么”“成什么”,必须知道“严什么”“守什么”,牢牢守住纪律规矩的底线,始终做到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保持重德守正的阳光心态。要不断强化年轻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抗压能力,以一颗大心脏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要引导年轻干部自觉从内心固本清源,远离厚黑负面的算计,经常给自己心灵洗澡按摩,在扑朔迷离的社会利诱面前初心不改,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轻装上阵、洒脱有为。

(作者系宜宾市叙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