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四川县级党校分类建设 推动四川县级党校格局性变化内涵式发展

联合共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暨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座谈会的召开,吹响了四川省县级党校分类建设的号角。两年来,全省上下把实施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作为四川在党的建设领域推行的原创性原动力改革,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功能突出、运行有效的县级党校建设发展体系,有效发挥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主力军作用。

坚定“五个明确”建设要求,确保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大踏步前行

坚持以《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遵循,按照县级党校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好的要求,坚定“五个明确”建设要求,着力破解县级党校运转难维持、人才难稳定、教研难开展等困境。

一是明确分类建设目的。以提高县级党校办学质量、更好发挥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主渠道作用为目标,打造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明确分类建设思路。以整合区域培训资源、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优化党校功能布局为路径,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功能突出、运行有效的县级党校建设发展体系,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三是明确分类建设原则。坚持“党校姓党”,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坚持优化布局,整合各级党校系统和区域优质资源,构建以市级党校为龙头、市县党校共建共享、县级党校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现有办学条件、区位特点、覆盖规模、师资人才等因素,分类施策,量力而行。

四是明确分类建设模式。按照“鲜明导向、突出主业,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发挥优势、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现有办学条件、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四个要素”,根据2019年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试点情况,提出独立办学类和统筹办学类两种建设模式。

五是明确分类建设节点。按照“一年全面推进、两年基本改善、三年总结提升”工作安排,2020年全面启动县级党校分类建设计划,2021年基本完成县级党校建设任务,2022年全面推动教学培训、科研咨政、人才队伍、校园建设、办学保障“五个显著提升”。

构建“五个体系”建设路径,推动县级党校要素聚集资源共享活力迸发

坚持把高质量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围绕构建责任、制度、任务、评估、研究“五个体系”,形成加强县级党校建设的强大动力。

一是构建党委“办管建”责任体系。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纳入党委党的建设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列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内容,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分管同志做到时间、精力、工作到位,确保分类建设谋划更细、责任更明、合力更强。

二是构建“1+9”制度体系。以《县级党校分类建设计划实施方案》为纲,省上陆续出台《规范和加强党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市县级党校主体班班次办学规范》《支持市县级党校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政策》等9个政策文件,21个市(州)制定配套制度180余个。通过制度建设,有效实现分类建设路径更准、支撑更强、动力更足。

三是构建“三单制”任务体系。建立“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工作模式,制定分类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主体班次备案“三本台账”,建立“周研判、月调度、季分析、半年小结、全年总结评估”推进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节点,压茬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四是构建“初评+终评”评估体系。紧扣县级党校分类建设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任务,设置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0项评估内容,2021年开展县级党校办学质量全覆盖初评,2022年按照“成熟一个、评估一个,分批实施、整体推进”原则抓好终评。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确保分类建设构架更稳、聚焦更准、落地更实。

五是构建“案例+样本”研究体系。聚焦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对建设实践进行全景式记录,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探索四川路径、总结四川做法、交出四川答卷。

注重“五个方面”建设实效,发挥县级党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主力军作用

对比分类建设前后,四川省县级党校在机构建设、主责主业、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经费保障方面发生了明显改观,整体办学治校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县级党校格局性变化内涵式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一是机构建设进一步规范。截至2021年底,全省历史性实现183所县级党校全部有牌子、有机构、有专人负责本地教学管理,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校务委员由同级党委政府任命、常务副校长作为同级党委成员提名人选等要求均得到强有力保障和落实,有力解决了长期以来班子老化弱化、能力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二是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严格执行主体班次办学规范,全面实施主体班次备案制度,确保“该办的班都要办”。2021年,全省183所县级党校举办各类班次2700余期、培训27万余人次,均较分类建设前的2019年增加90%以上;县级党校立结项各类科研课题1200余项,较2019年明显增长;县级党校决策咨询成果获批或采纳近400件,较2019年显著增长。

三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增编补员做大总量、内培外聘提升质量、招贤纳士扩大增量等方式,着力加强县级党校队伍建设。与2019年相比,县级党校专职教师编制增加500余个,教师人数增加近200人。落实2020—2022年全省党校系统师资全覆盖培训提能计划,截至2021年底,省市县三级联动举办师资提能培训178期、培训7300余人次,1名县级党校教师入选四川省首届“干部教育名师”,县级党校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460多人,较2019年增长60%以上。

四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落实全省党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根据各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校园建设工作。预计到2022年底,183所县级党校基本实现有校园、有教室、有学员宿舍、有学员食堂、有图书馆(室)、有运动场所。

五是办学经费进一步保障。采取财政预算、统筹各类补助资金、党费补助等多种方式,保证县级党校干部培训所需。2021年,县级党校办学经费较2019年增长37.4%。一些县级党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得到有力改善。

(龙凌 易顺)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