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四川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战略地位突出,生态位置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要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这一殷殷嘱托,为四川坚决扛起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加快美丽四川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环保人,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胸怀“国之大者”,坚决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重大政治责任。这是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系统谋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神圣使命。
二是坚决抓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生态环保督察是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制度安排和重大改革举措,整改好督察发现问题是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的分内之责。要不折不扣抓落实,严格按照整改方案逐一明确责任单位、目标任务、工作举措,精准科学、依法依规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信访举报件涉及的问题整改情况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真整改、真办结。要继续抓好长江、黄河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仅抓问题本身的整改清零,还要举一反三,排查整改同类问题,形成制度化、长效化的治理机制。要严肃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聚焦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督察力度,推动问题整改,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持续用力推动节能降碳,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组织实施重点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五年行动,推行绿色化工等产业创新发展。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及其支撑产业和应用产业。研究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围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制定全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行动方案,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进碳达峰试点,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四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四川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尚不稳固。要重点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打好夏季臭氧防控攻坚,全力开展秋冬季攻坚,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要巩固提升碧水保卫战成效,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扎实推进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要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做好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加强危废、固废管理,确保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要着力补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长效运维管理机制,提升污染防治能力水平。要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构建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完善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要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落实林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实施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科学推进高质量国土绿化,加强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防范,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25期中青班学员,现任 省生态环境厅监察专员、第四监察专员办公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