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 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系统部署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近年来,四川省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为重要抓手,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持续筑牢网络安全防护屏障。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网络安全工作新格局
《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汇编》唯一收录的网络安全领域的党内法规,对厘清网络安全责任、落实保障措施、推动网信事业发展有深远影响。省委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政治检验,深刻把握网络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把网络安全工作和省委中心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推动建立起网信部门牵头统筹、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网络安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基本形成了顺畅高效、保障有力的全省网络安全工作格局。近年来,相继制定出台《四川省贯彻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去年首次将网络安全工作纳入省委专项督查。将网络安全建设和绩效纳入审计范围,形成网络安全项目全过程监管闭环。把规划引领作为履行统筹协调职能的重要抓手,推动《四川省“十四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规划》纳入全省重点专项规划,研究部署全省加强网络安全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为目标,推动全省网络安全由重点局部防护向全面体系防护转变,由合规驱动向能力驱动转变,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转变。
二、强化统筹协调,拧紧网络空间“安全阀”
近年来,四川围绕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制定出台《四川省网络安全制度》等规范措施,着力构建统一监测、统一预警、统一通报、统一反馈的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避免多头管理,确保网络安全工作有据可依;成立以省委网信办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网络安全应急工作专班,强化统筹协调、互动联动。通过资产梳理、风险自查、技术评估、应急响应等多种方式,不断研究探索重要时间节点全省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模式,圆满完成重大节点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各地各部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网络安全工作,加强对涉及疫情防控重要系统安全管理,及时处置个人信息未经匿名化处理公开发布等风险隐患,有效加强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创新开展跨省域跨行业跨部门应急演练,提升网络安全协同防护水平。
三、强化综合支撑,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
充分发挥我省网络大省、教育大省、军工大省优势,扎实推动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网络安全防护提供有力保障。高标准建设全省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及时监测分析网络行为动态,综合研判网络安全形势,为做好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网络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打击电信诈骗等工作提供坚强“智力”支撑。把发展壮大网络安全产业作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的坚实基础,围绕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部署要求,加强产业规划和整体布局,推动网络安全产业与需求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相互促进。采取“产研训融合、政企社协作”模式,在成都、宜宾建立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在川重点高校设立网络安全学院,形成涵盖本科、研究生等各层次学历的网络安全专业培养和输送体系,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探索适应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在全国首批建成网信职称评价体系。指导成立省网络安全协会等网络安全社会组织,团结引领社会各界共同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四、强化宣传教育,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理念,把常态化宣传教育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抓手,推动网络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进网络。每年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法律宣讲、形势宣介、知识宣传。把干部能力素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推动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纳入到各级党校干部培训内容,组织网络安全专题培训,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普遍提高、防护技能有效增强。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37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现任省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处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