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四川红色资源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四川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明确了四川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战略举措、具体抓手,为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局面提供了重要遵循。报告的第八个部分“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指出,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璀璨,红色资源丰富,拥有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的独特优势。要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要求要深化“四史”宣传教育,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展览馆、四川革命军事馆等建设,用好四川红色资源,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四川的红色资源丰富,红军长征在四川是一张闪亮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8次重要作战:“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其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勇克包座5次作战在四川或者与四川有关。“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长征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基本上都在四川。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而晓晖书记报告的结尾处也讲道: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勇于跨越前进路上的“泸定桥”“夹金山”,勇于征服奋进征途中的“雪山”“草地”。可见,“雪山”“草地”也是长征精神集中的体现。
在晓晖书记的报告中讲到:要“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制度,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对党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深化‘四史’宣传教育”等。
去年,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经过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大大增强。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并提出,要着眼坚定历史自信,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晓晖书记的报告结合四川实践,总结了过去五年,四川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在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并在报告中强调要落实中央对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要求,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
过去的两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和省级教学指导组成员单位的指导支持下,总部和分院联动发力、不懈奋斗,学院教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我们要按照省委的重要指示要求,努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一流干部学院;要聚焦长征主题,体悟长征精神,展现长征史实,将红色精神原动力融入办学,真正做到“神形兼备”。今后党史教研部将严格遵守晓晖书记在报告中讲的“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凝神铸魂”的要求,把百年党史故事讲好,讲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历史自信,把四川红色资源的故事讲好,讲出四川党史的历史自信。把所学所思所悟转化到实际工作中,把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推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细落实,高质量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红色殿堂”,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