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坚定文化自信 追求德艺双馨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将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人民网编者

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 吉狄马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我们进一步推动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根本遵循。讲话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新高度,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为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今天的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说:“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一名诗人,我对此深有体会。今天的世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世界,人类的命运前所未有地联结在一起。如果说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是把世界连为一体的前提,那么文学就是让我们彼此灵魂相通的纽带。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文学交流可以成为国与国之间增进友谊互信的“助推器”,也可以成为处理双边摩擦的“减震器”。作为生活在当下、人民养育的诗人,我们要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向世界展示自信的中国

◇ 于 冬

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人民是文艺之母。”

近年来,博纳影业在创新中国新主流大片的道路上,致力于关注和致敬各行各业的平凡英雄。从《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烈火英雄》《决胜时刻》《建军大业》《中国机长》,到今年献礼建党百年的《中国医生》《长津湖》,完成了中国新主流大片的再次升级。一个个真实的人间奇迹,展现的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艰苦奋斗、奉献牺牲的群像。

今年,电影《长津湖》荣登中国影史票房冠军、2021年全球票房冠军。成绩背后,是上亿人次观众的合力托举,是当前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量居世界首位的有力支撑。新纪录,彰显了中国电影人的精神与力量,中国电影工业的实力与潜力,彰显了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折射了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也为全球电影产业在当前疫情影响下全面复苏注入了动力和信心。

“十四五”奋进的脚步铿锵有力。聚焦“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作为奋战在一线的电影工作者,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积极融入奋斗新征程,鼓足干劲勇担时代重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守正创新,努力提高电影作品的质量。质量是电影作品的生命线,内容选材要严,思想开掘要深,艺术创造要精,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回馈伟大时代,向世界展示自信的中国。我们要握紧时代的接力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继续贡献中国电影人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


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 吴为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充分说明了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当听到总书记说“党和人民需要你们、信赖你们、感谢你们”时,我热血沸腾,高度的信任化为无限的动力,更坚定了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恢宏气象的信念与信心。

迄今为止,我已创作了近600件表现中华民族历史的人物形象雕塑,其中有50多件立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场所。比如,立于希腊雅典的《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落户意大利的《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这些作品都是以对话为主题,表达了“和平”“平等”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用艺术的形式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史铸就了伟大精神。我们不仅要在人民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要在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中找寻资源,更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获得精神力量。

总书记要求我们“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未来,我将继续以创新精神创作出更多作品,为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 梁 平

从第一次参加全国作代会至今,一晃20年了。20年来,中国文学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令人倍感欣慰和自豪。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的召开,适逢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文学的新集结,也是永远跟党走,跟随祖国迈向新的伟大征程的又一个起点。这既让我们感到光荣与骄傲,也意识到新的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我国文艺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其中,给我震动特别大的,一是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殷切希望作家、艺术家要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恢宏气象,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全方位”“全景式”和“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是总书记提出的希望,更是党对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新的百年赋予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二是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总书记深情地说“人民是文艺之母”,令人难忘。作家、艺术家是不是真的心系人民,是不是真的为人民书写,是事关立场、方向和情感的大判断、大选择,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作者系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文联主席)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