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厢子的曙光
曙光,如一把利剑,劈开夜幕带来光明,带来希望。
2020年4月23日,联合共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暨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这正如一道耀眼的曙光,照亮了全省党校(行政学院)前进的路,也照进了大山深处的“石厢子”——中共叙永县委党校(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叙永校区)所在地。一座老校园改变了往日破旧萧条的景象,已慢慢绽放出新的生机活力。
一场攻坚战
办学条件实现华丽蜕变
“路面坑坑洼洼、墙体脱皮掉渣、厕所味道熏人、电线四处乱拉,这哪里像个党校嘛!”把家安在党校的82岁退休教师杨白莲,看着工作了36年的校园,曾经止不住地摇头叹息。叙永县地处西南边陲,因基础条件差、经济落后,被民间戏称为“叙老幺”。叙永县委党校也因年久失修,保持了多年的“老破小”状态。
但越是困难越不能放弃希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的“集结号”吹响,叙永县委党校立刻抢抓机遇,自加压力,立下了“大干一百天,办学条件要改观”的“军令状”,大家都忙活了起来。在大山里机械到不了,就用最原始的扛锹挥锄方式,修复了一条2.5公里“红军路”;在“三个铜板”的发现地,彝族老乡主动让出了老房子,用于修建现场教学点;省市县领导亲临现场开展办公,勾勒“路线图”,靠前督战;在教学楼整体改造的现场,无数叙永党校人加班加点,不分昼夜,跟进施工,让希望的曙光照进了现实。
通过100天攻坚战,一所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7320平方米的新校园矗立在石厢子这片红色热土上,26个现场教学点位以新的面貌呈现,新校园可容纳100人食宿和230人课堂教学。叙永县委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脱胎换骨的华丽蜕变,昔日唉声叹气的杨白莲老师现在逢人便说:“现在好了,党校变好了,党校事业的春天来啦!”
一封感谢信
见证办学质量质的飞跃
“在红军长征纪念园缅怀英雄先烈,到石厢子会议旧址重温红色记忆,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场场精彩的讲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红色教育中汲取力量,激励着我们砥砺奋进、勇往直前,谢谢贵校给我们精心准备的精神食粮!”中国共产党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八总支部委员会的党员在参加了党史党性教育培训班学习后特意写来感谢信。感谢信是对叙永党校人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的肯定,也是对叙永县委党校创新特色办学、提升办学质量的见证。
叙永县委党校依托石厢子独特的地理位置、彝族乡的人文背景、特色的红色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了4条精品线路,即自强不息奋进之路、体验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追忆红色足迹之路和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之路;配套推出5天4夜、4天3夜、3天2夜、2天1夜等教学日程安排,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连接县内各特色点位的教育培训循环线路;全方位收集红色史实史料,编印《红军长征叙永故事》等8本辅导读物;开发8个微党课,同步制作微党课宣传册,并运用微信扫码讲解功能实现微党课线上学习;打造具有叙永特色干训基地,对“鸡鸣三省”石厢子会议陈列馆改造提升;选聘红色讲解员3名,组织9名省市县党校教师组成“高端+本土”专业师资团队,组建党史工作专班,吸引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在内的13个单位将叙永党校列为理想信念党性教育基地。接待来自成都、重庆、雅安、泸州及周边区县培训班60余期4000余人,让红色文化焕发蓬勃生机,绽放新时代的别样光彩。
一个一等奖
奋斗拼搏点亮“希望之光”
“爸爸,马上高考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我想你在我身边。”面对女儿在电话里的呼唤,叙永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罗宗泽总是回答:“再等等,忙完这阵子就回来了”。然而,面对各项高速推进的工作,他终究未能信守承诺,这也成了他心中的遗憾。在连续奋战的一百天里,叙永县委党校人未道过一声苦,说过一句累,在县级党校分类改革的曙光里,有“5+2”的拼搏坚持,有“白+黑”的奋斗高歌,有连轴转的轮班值守,他们累并快乐着的“奋斗音符”,奏响了叙永党校人能干、实干、苦干的“主旋律”。
曙光带来希望,奋斗给人力量。县级党校分类改革带来的春风,让叙永县委党校教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意愿强劲头足。科研成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承接了县“十四五”规划3个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获委托单位肯定;2020年市级课题结项6个,创历史新高;决策咨询报告获县领导签批4次;2021年市级课题立项6个。在全县的2020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中,叙永县委党校获得了目标考核一等奖的好成绩,用奋力拼搏点亮了希望之光,激励着叙永党校人继续向前,再创佳绩。
时光是岁月的影子,希望是最动人的曙光。县级党校分类改革给基层党校人带来了希望,更播下了奋斗的种子,让党校人砥砺奋进,绽放基层党校的最美模样。
(作者单位分别为泸州市委党校、叙永县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