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以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实践与思考

日火哈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清醒认知,也是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考,对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以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依据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以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创立者及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实践都离不开内在理论的科学性与外在实践的斗争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风险的滋生、爆发、防范和处置是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过程,风险之间和风险内部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也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诱发矛盾风险并与之斗争防范的过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从不同事物发展的动力、状态和趋势,说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具有斗争性、发展性和长期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现实理论。毛泽东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建设实践、风险化解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充满了批判性、斗争性、革命性。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斗争思想、斗争策略和风险防范化解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当代存在风险问题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科学解决在波谲云诡的外部环境和错综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下以斗争精神防范化解新矛盾新风险新挑战的重大战略指导和实践指南。

第三,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是以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实践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清晰和定力,全面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围绕着力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稳定、生态、生物、外部环境、党的建设、重大公共卫生、粮食、能源、核和军事安全等领域重大风险,从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等多角度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充分认识以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必须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必须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第四,以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贯彻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四川的具体体现,四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讲政治是充要条件和首要原则,抓发展是源泉保障和第一要务,惠民生是具体体现和根本目的,保安全是必要条件和底线要求。当前,四川发展受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筑牢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防风险、保安全、迎挑战、抗打压各项能力;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党员干部本领历练和素养考评的重要内容,既打赢防风险的阵地战,又打好化风险的主动战,以斗争精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

二、构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大稳定格局的凉山探索

凉山州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各类风险易发地,“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灾、全年防震”是常态。凉山州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创造性构建了“一机构、三清单、一规则、一平台”工作体系,以“指挥部+清单制+信息化”模式有效处置各类风险,为构建防风险大稳定格局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是构建指挥体系,解决风险由谁管控问题。组建凉山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构建大稳定格局指挥部,成立由州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长、分管副书记任指挥长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1+17”指挥体系,配齐州县两级指挥部18个工作专班145人(州级专班11人),组建州县两级风险研判专班320人,构建起党政主抓、部门主管、各级参与、上下协同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三张清单”,解决风险化解责任问题。围绕意识形态、社会、民生、经济、安全、党建等7大重点领域,精准划定77项风险类别,细化任务、责任、督查“三张清单”,建立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县(市)委书记手书“周清单”报告制度,确保任务落实到最小单元、责任明确到具体责任人、督查内容全面闭环科学管用。截至目前,全州17个县(市)和州级部门通过“手书周清单”累计上报风险4.6万余个,化解4.2万余个,各县(市)委书记上报“手书周清单”40期,州指挥部汇总研判40次,做到领导、人员、责任、措施“四落实”,目标、任务、时限、要求“四明确”。

三是完善运行制度,解决风险化解规范问题。州委州政府制定印发《凉山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构建大稳定格局实施方案》,配套出台凉山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构建大稳定格局工作运行规则、指挥部工作制度、县(市)和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防范化解风险重点工作导则等6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各级指挥部、工作专班、研判专班、牵头部门、责任单位、乡(镇)等职能职责,常态化开展重大风险摸底排查、研判预警、协同化解、督查通报,全面建立州县乡村四级上下贯通的风险处置流程,累计化解40个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州级重大风险。

四是搭建信息平台,解决风险过程管控问题。系统搭建凉山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信息平台的大屏端、电脑端和手机端,形成“线下+线上”风险防范化解模式,平台化规范风险识别、摸排、研判、报告、处置、销号等流程,实现各级风险隐患精准过程管控、动态销号清零。目前,信息平台的大屏端、电脑端和移动端(APP)已全部启用,基本涵盖州县乡村四级用户,确保风险不累积、不扩散、不升级,力争实现“平台之外无风险”。

五是强化督导考核,解决工作推动落实问题。制定详细的“月考、季评”实施办法,将任务、责任和督查“三张清单”内容全部纳入州县乡村四级的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评范围,实行周通报、旬研判、月调度、季督查、半年总结等制度,由州县工作专班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督促推动工作,确保已化解风险不“脱管”、不“复燃”,对推进工作缓慢、排位靠后的相关负责人,适时启用“两书一函”制度。

三、构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大稳定格局的实践思考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最根本的路径是实践,要以构建防风险大稳定格局的确定性来应对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

一是构建系统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组织体系。建立指挥部,抽调专人成立专班,全面负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统筹协调、定职定责、优化完善、督查调度、考核评估、结果运用等日常工作;各级党政部门严格参照构建工作体系,形成“上下对应、协同发力、纵横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精准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务体系。着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重点风险领域,以清单制管理要求分级分类制定任务、责任和督查三张工作清单,明确责任领导和单位,明晰督查主体方式和结果运用,打造“全程可追溯、过程可管控、处置能闭环”的工作机制。

三是制定规范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策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制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构建大稳定格局实施方案、工作运行规则、重点工作导则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全面规范工作运行机制,明确各级指挥部、工作专班、研判专班和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能职责,建立重大风险排查机制、研判预警机制、协同化解机制、责任督查机制,确保制度严密、工作有序。

四是搭建信息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管控体系。以数字化治理为总牵引,以“指挥部+清单制+信息化”为主抓手,开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信息平台的指挥部大屏端、后台电脑端和一线手机端系统,实现清单制管理和制度规则体系平台化、常态化,有效整合重大风险收集、上报、研判、化解、预警等处置流程,整合政法、公安、信访、应急等现有信息平台,打通数据壁垒,把各类风险纳入平台进行数据比对、痕迹管控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级风险精准管控、动态清零。

五是执行立体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督导体系。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督导考评机制,纳入目标绩效管理,将其作为党员干部述职述责、评先评优、晋级晋职、绩效奖励重要依据,确保各级党政在第一时间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让各级干部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切实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30期中青1班学员,现任凉山州委副秘书长、州委国安办常务副主任、二级调研员)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