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党校初心 坚持“四校”方针 开创新时代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就事关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深刻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德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守和践行党校初心,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改革兴校、从严治校“四校”方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政治建校,展现服务大局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时期党校工作,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持续强化政治属性,不断增强政治功能。一要持续提升政治能力。鲜明“讲政治、喊看齐”的政治导向,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二要把牢办学政治方向。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把党校姓党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课程设置突出政治引领,培训方式突出政治训练,教学评估突出政治效果,校园管理突出政治纪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穿到“每一次培训”“每一个班次”“每一名学员”,全力构筑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践行“两个维护”的坚强阵地。三要全面履行政治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找准党校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自觉把党校工作置身大局大势中来精准定位、科学谋划,围绕党的二十大、中省市重大会议精神以及省委赋予德阳“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强市”等重大使命、市委“重返前三”目标任务等,全面抓好教学培训和理论研究,确保党校始终成为服务中心大局的重要力量。
二、坚持质量立校,推动办学水平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立校是党校工作的重要遵循。质量是党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必须把质量立校作为生命工程,全面提升教学科研咨政质量水平。一要实施“三名工程”。锤炼“名校长”,持续优化党校班子,把懂党校、懂教学、懂管理的领导干部安排到党校,带动造就一批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育“名教师”,围绕办学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师,实现“引进一个名师、带活一门学科、搞好一批课程”的效果。打造“名课程”,深入挖掘三线建设文化、三星堆古蜀文化、黄继光红色文化、中国德孝文化等本土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专题教学课程,通过“体验式”“情景式”教学,实现“攻心式”教育效果。二要提升“三个质量”。提升教学培训质量,树牢“课比天大”理念,支持鼓励党校教师到各条战线挂职历练、跟踪研学,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开发理论结合实际的专题课程,做到课堂讲授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提升理论研究质量,紧跟理论创新步伐,扎实做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深度研究,努力做到研究“见底”、成果管用有效。提高决策咨询质量,畅通课题合作方式,建立“党校+”课题合作机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大局和改革难事、民生堵点和社会热点深入开展蹲点式、解剖麻雀式的深度调研,为德阳现代化建设提供“金点子”。三要优化“三种关系”。教学、科研、咨政是党校的三大要务,要树立系统观念,推进“教研咨”一体化,推动形成教研互动、教咨益彰的工作格局。坚持以教学为先导,强化培训需求调研、预测和分析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学员需求,贴近实际备课、设置专题课程,避免脱离实际的理论讲解。坚持以科研为支撑,紧紧围绕教学重点,特别是学员在工作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课题调研,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专题。坚持以咨政为突破,大力推动和落实学员“三带来”举措,深入广大学员“抓活鱼”“接地气”,把更多一线工作经验、实战体会和鲜活案例有机融入党校课堂。
三、坚持改革兴校,增添创新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党校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破难题、提效能、增活力,引领党校办学治校各项工作打开新局面。一要突出头雁引领作用。充分用好布局科学、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市委党校新校区,系统开发一批精品课程、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办好一批特色班次,提升干部培训、理论研究、对外交流水平,全面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抢抓深化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改革机遇,构建以市级党校为引领、4个县级党校为支撑、N个现场点位为承接的“1+4+N”办学治校新格局,实现市县统筹调度、联动办学、集约高效。二要扎实推进合作共建。抓住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在三星堆博物馆、绵竹市清平镇、旌阳区高槐村等设立历史文化教学点和社会实践教学点机遇,用好国家级育才基地资源,强优势、补短板,推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合作共建,通过培训班次互办、优秀师资互派、教学基地互享、科研课题互做、办学经验互学等把国家级资源引进来,借势实现党校办学质量整体提升。三要大力拓展教学力量。落实好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坚持请干过的人讲干过的事、让专业的人讲专业的事,邀请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突出、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干部、知名专家、先进模范等,到党校为学员“传真经”“授实招”。用好用活学员资源,挖掘“学员富矿”,发挥好学员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优势,通过“班级论坛”“学员论坛”“书籍分享”等活动开展思想交流讨论,分享工作经验体会,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学以致用,让参训学员提高修养、提升素质、增强本领。
四、坚持从严治校,树立全面过硬新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校是党校办学的基本方针。必须把从严治校、治教、治学一体推进,持之以恒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发挥好“净化器”“大熔炉”“风向标”的作用。一要以严治校强校风。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从严治校的部署要求,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严格日常监督管理,健全校园管理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的刚性执行推进从严治校长效化常态化,营造党校严格管理、教师认真教学、学员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二要以严治教强教风。严守党校意识形态阵地,严格按照“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规定要求,严把教学科研政治关,规范党校课堂纪律、学术纪律、论坛纪律,加强对校刊、研讨会等阵地的管理,严格落实集体备课、课前试讲、授课备案、教学评课等制度,对于错误观点、不当言论坚决“一票否决”,始终保持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的政治性、规范性和严肃性。三要以严治学强学风。坚持宁严勿松、宁苦勿纵、宁紧勿散,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常抓常管,严格落实学员封闭管理制度,严格组织生活制度,该要求的严格要求、该教育的严格教育、该监督的严格监督,绝不允许任何人搞特殊,坚决杜绝到党校学习就是“认认人、养养神、串串门”的错误思想。要做好理论学习及能力提升、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遵守校规校纪等全过程量化考核,做到以管促学、以学促管,让学习在党校校园蔚然成风,成为最靓丽的风景线。
(作者系德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