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红色资源旅游开发的法治化路径

李淼磊 周刚志

一、健全红色资源旅游开发的产权制度

加强产权保护,必须依靠法治,并坚持以下法治原则:一是平等保护原则。平等保护国有、集体和私人所有的红色资源,形成以公平为核心的红色资源产权保护制度,既要确保国有红色文化资产在旅游开发中保值增值,又要确保私有红色产权得到合法保护,均不得被恣意侵犯。二是全面保护原则。不仅要保护红色资源本身的物权、债权、股权,还要保护红色资源的知识产权等各种无形财产权,推动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三是依法保护原则。对红色资源产权的保护必须依托于法规政策,确保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对破坏红色资源的行为要予以法律惩处。四是共同参与原则。红色资源是公共性的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旅游开发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

我国还需要构建产权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红色资源旅游开发产权制度。具体而言,需要厘清红色资源及其旅游开发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国家所有的红色资源应当由政府主导开发,社会共同参与;集体或者私人所有的红色资源应当遵循“保护第一、合理使用”的原则,依法进行旅游开发利用。还要构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管理机制,明确党委宣传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及文物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红色资源管理权限,鼓励红色文化企事业单位采取单独开发、合作开发、授权开发等多种开发方式,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红色资源的旅游开发。

二、明晰红色资源旅游开发的法律界限

文化和旅游融合必须尊重各自规律,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体思路。红色资源的旅游开发必须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禀赋,通过法规政策明确旅游开发的界限,找准红色资源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和最佳连接点,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的红色旅游发展道路。在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可按照适宜旅游开发的程度进行类型区分:对于产业属性强的红色资源,可以进行总体性的旅游开发,形成红色旅游品牌,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推动革命老区发展;对于产业性适中的红色资源,应当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对于纯公益性的红色资源,应当将其纳入全域旅游规划考虑,注重发挥其政治价值,防止过度商业化破坏红色资源。

明确红色资源旅游开发的法律界限,既要尊重各自内在的发展规律,又要推动红色资源和旅游融合发展。其一,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理念。红色资源是发展旅游的灵魂,旅游是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手段,二者融合才能用好红色资源、促进旅游发展。其二,推进职能融合。涉及红色资源的管理部门如党委宣传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文物部门等,在对红色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时,需先厘清各部门之间的法定职责,修订互不适应的法规政策,打破红色资源和旅游行业的壁垒。其三,推进产业融合。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普查、梳理和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等为依托,将其开发成旅游产品,形成新的红色旅游业态,激发红色旅游消费需求。其四,推进市场融合。政府应当为红色旅游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红色旅游市场的政府监管,推动红色旅游市场监管法治化。其五,推进服务融合。红色公共文化机构应当利用红色资源为游客提供红色文化服务,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其六,推进对外、对港澳台的交流融合。旅游是推进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红色资源旅游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红色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三、完善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财税金融知识产权措施

红色旅游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必须要“走在前、做表率”。为推动红色旅游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制定并完善更具有针对性的、能够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举措,以红色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从红色旅游的供需两端发力,推动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首先,健全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应当设立红色旅游专项发展基金,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对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制度。其次,创新金融扶持措施。建立统一高效的红色旅游融资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融资和筹资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向红色旅游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再次,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鼓励红色旅游企事业单位加强技术开发和应用,支持符合高新技术条件的单位依法享受所得税优惠。加大红色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税收扣除力度,将人力成本、旅游产品设计等费用纳入税收加计扣除范围之内。对红色旅游企事业单位获得的旅游收入,依法给予税收减免优惠。最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措施。一方面,红色旅游产品以文化创意设计为核心,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其创新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当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打击,保护红色旅游产品的知识产权。红色旅游企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积极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及时将红色资源注册成商标,形成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另一方面,红色旅游企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发挥其形成的知识产权价值,提高运营知识产权的能力。红色旅游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知识产权授权等方式,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

(《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