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牢牢把握“四个发力”重要指示 全面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

翁明源 张 宇

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时隔一年后再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赴广元、德阳等地调研考察,提出希望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殷殷嘱托,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巴蜀儿女的深深牵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认识“四个发力”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全面贯彻“四个发力”的实践要求,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一、深刻领会“四个发力”的重要意义

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发力”重要要求,清晰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饱含着对四川人民的深情厚爱和亲切关怀,体现了对四川发展一以贯之的殷切期望和信任重托,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

首先,“四个发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的最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来川考察,总是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群众中间,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解民愁,为四川发展把脉定向。从灾后重建到民生保障,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经济社会发展到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关乎四川乃至全国发展方向的思想要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的重要内容。此次总书记提出的做好四川工作要坚持贯彻的“四个发力”,明确指出了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需要牢牢把握的战略基点和需要紧紧抓住的关键要害,充分体现了对四川省情实际的深刻洞察和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其次,“四个发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对四川高质量发展最权威、最深刻、最有力的战略擘画。总书记对做好四川工作提出的“四个发力”不是就四川而谈四川的,而是坚持了问题导向与系统观念的思维体现。是把四川放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战略全局中来考量的。要求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赋予了四川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凸显了总书记对当前国际形势与时代发展动向的精准把握;要求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明确了四川在国家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中的关键角色,体现了总书记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深刻认识;要求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指明了四川在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任务,展现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要求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点明了四川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目标定位,彰显了总书记推进生态绿色发展的宏阔视野。

最后,“四个发力”是指引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和“路线图”。总书记鲜明提出“四个发力”的重要要求,抓住了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每一条都是着眼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都是为四川量身作出的战略指引。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动力源泉、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物质基础、推进乡村振兴是重点方向、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是基本要求。“四个发力”重要要求,明确指出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需要遵循的根本方向。与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一脉相承、有机统一,是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准确认识“四个发力”的科学内涵

“四个发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对四川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首先,“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指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而“同时发力”就是要运用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处理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科技创新需要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价值,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只有二者同时发力,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其次,“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表明了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精准发力”就是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把握基本要求,精细研判、准确施策,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找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靶心点”和“发力点”,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三,“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全面发力”就是要统筹各方力量,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齐头并进,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其四,“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从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阐明了抓好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持续发力”就是要充分认识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持续性和艰巨性,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为子孙后代守护好巴蜀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

三、全面贯彻“四个发力”的实践要求

省委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对四川发展指向精准、实践性强,必须一项一项推动落实、确保终端见效。

一是要坚决贯彻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一方面,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发挥四川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高能级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支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基础制度,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二是要坚决贯彻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前瞻部署未来产业。深入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选准产业主攻方向集中支持,“快大全”推动一批标志性实体经济项目落地投产。要围绕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需求,发挥传统竞争优势、发掘动态比较优势。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引导四川利用东部地区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和供应链的机遇,主动与其加强协作,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对接,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三是要坚决贯彻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以科技赋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保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抓住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集中资源、加快突破,形成标志性成果。

四是要坚决贯彻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要科学把握和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以铁的作风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整体性、专业性、协调性的筑牢生态屏障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作者分别系四川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四川省委党校2022级政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