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强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红色教育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脚踏实地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王晓晖强调,要永葆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勇于跨越前进道路上的“泸定桥”“夹金山”,敢于征服奋进征途中的“雪山”“草地”,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在雅安加快建设“三城三示范”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强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的红色教育功能,增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强大力量。
一、雅安长征文化资源
雅安是两大主力红军长征的途经地,具有丰富的长征文化资源。可以用“一水一山两个人,一合一分不二心”来概括,“一水”指的是大渡河,“一山”指的是夹金山,“两个人”说的是胡长保和陈云。“合”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为会师而去,“分”说的是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而来,“不二心”指的是,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必须对党忠贞不二,具体表现为“丰”“高”“多”三个字。
(一)“丰”,雅安红色资源极为丰富
1935年5月至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两大主力先后经过雅安,累计在雅安活动近半年,占长征总时长的1/4。红军长征的脚步遍及全市六县两区,在雅安建立了县级地方党委和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解救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游击队,扩大红军队伍,动员4000余人随军北上抗日。在雅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留下大量的文物。全市共有革命遗址遗迹共250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省级15个、市级3个、县级24个。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个、省级6个、市级11个、县级3个。
(二)“高”,雅安红色资源级别很高
红军长征经过雅安的领导人级别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长征期间都经过雅安,共和国10大元帅中有8大元帅在雅安指挥过战斗。重大事件级别高。红军长征在雅安发生大小战斗30余次,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名扬世界,陈云出川、百丈关大战等影响深远。建立的红色政权级别高。除了大量的县、乡级党委和政府,还建立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苏维埃政府,是红军长征途中建立得最早的省级机关。
(三)“多”,雅安红色资源拥有多重教育点
一是理想信念的“补钙”点。强渡大渡河和翻越夹金山都是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前的重要节点,关系党和红军的前途和命运。红军战士创下日行120里,昼夜行军240里的纪录,18名勇士和77名船工冒死强渡,广大红军指战员数次翻越夹金山,胡长保舍身保卫毛主席,席懋昭冒着生命危险护送陈云出川和南下红军在百丈关受挫,都直接见证数万红军将士坚毅、果敢、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源自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当今党员干部“精神补钙”的重要教育点。
二是核心意识的教育点。雅安见证了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前的喜悦,更见证了张国焘顽固分裂党和红军的严峻和危险,也印证了毛泽东“南下是绝路”的论断,是开展团结统一教育绝佳的教育点。
三是担当作为的“强筋”点。陈云出川,第一次向全世界宣传了红军长征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红军领袖,对全世界了解全新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运筹帷幄、科学指挥,多次分兵、巧妙佯攻,以实事求是和随机应变,精彩演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声东击西”“金蝉脱壳”逐步占据战略主动,为今天的各项工作提供实用的方法指导,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强筋壮骨”的教育点。
四是群众路线的实践点。红军在雅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群众,坚决执行中央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习惯,获得了群众的认可、理解和支持,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奠定了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础,是党员干部深化民族团结、践行群众路线生动的教育点。
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现状
(一)建设成就
依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四川省相关工作安排,雅安市实施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了“一院一展一园N馆+多纪念地”的格局,覆盖了全市六县两区。
一院——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夹金山分院。整合全市红色资源,构建了以雅安夹金山分院为龙头,宝兴、石棉2个县级校区为支撑,N 个现场教学点为补充的“1+2+N”办学格局。市域内统筹建设“1干5线”,市域外联合共建“2干N线”,形成从大渡河到夹金山的精品红色教育线路。突出红色体验式教学特色,设置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激情教学、音像教学六大教学形式。从建强专职教师、组建外聘师资、培养红色讲解员3支队伍着手,组建了200余名多元化师资队伍。
一展——“红军长征在四川”展览。该展位于石棉县安顺场镇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公园核心区,于2022年4月29日正式建成。占地1791.2平方米,布展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设序厅、主体展陈和尾厅,序厅包括红军战士组雕、多媒体演绎互动大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选摘等,展陈文物291套,突出沉浸式体验,以声光电融合的方式给观众以全新的感受。
一园——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公园。公园位于石棉县安顺场AAAA旅游景区内,占地87815平方米,建筑面积7244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内有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纪念馆和红军指挥楼、红军渡、孙继先骨灰抛撒处、机枪阵地、诗词碑林等,平均每年接待六七十万学员和游客参观学习。
N馆——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馆或陈列馆。建成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和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胡长保烈士纪念馆等。
多纪念地——众多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修缮和建设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和大树佯攻富林、胡长保牺牲以及红军村、红军大学、红军井等遗址。开辟了翻越马鞍山、挺进安顺场、攀登夹金山等红军小道。
(二)困难和问题
1.红色名片不够响亮
近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的建设成果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红色雅安”逐渐成为雅安新的名片。尤其是雅安夹金山分院的蓬勃发展,增强了雅安在干部教育方面的吸引力。但是,一提到雅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熊猫,红色名片的知晓度并不高。这与雅安丰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还不相称。
2.教育合力不够强劲
近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基础设施得以极大改观。但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激励机制等软件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行政壁垒、部门边界还没有有效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纪念设施管理运维人员不足、教育教学专业人员不够和对外培训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现象,教育的合力与资源优势不相称。
3.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当前的红色教育有理论专题课、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微党课等形式,课程体系基本完善,教学质量提升明显。但也存在现场参观后缺少点评提升、微党课针对不同学员的层次差异不足、1小时左右的“中课”缺乏等现象,需要尽快补充完善。
三、强化红色教育功能的工作建议
(一)强化标识建设,擦亮“红色雅安”名片
标识建设是打造名片的有效方式。与雅安毗邻的甘孜州在主要交通干线出入口,均建设了大型单立柱广告牌,有明确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标识,并介绍红军长征在甘孜的总体情况,值得学习借鉴。建议雅安在川藏铁路和成雅、雅西、雅康高速以及G351、G318、G108、G549、S306、S217等主要公路出入雅安地段设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标识,在相关服务区、观景台、纪念地设置主题标识和图文专栏,宣传介绍红军长征在雅安的总体情况。建议与“红军长征在四川”展览相匹配,积极争取在石棉安顺场镇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大门,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的主入口,打造学员和游客“打卡地”,营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良好氛围,擦亮“红色雅安”的名片。
(二)增强教育合力,提升红色教育质量
阿坝州在干部红色教育方面起步早、规模大,州、县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值得学习借鉴。建议从在市、县(区)层面设立“纵横通联”、适度打破行政壁垒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管委会(管理处或管理局),明确机构编制和工作职责,强化人员、资金保障,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管理更顺畅,发展后劲更强。建议积极申请将“红军长征在四川”展览建成为永久性展馆,提升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机构规格和人员编制,使之与“红军长征在四川”名称相适应。
(三)健全课程体系,拓宽红色教育渠道
建议迅速推进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夹金山分院的改革,理顺分院与党校、分院与教学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规范办学流程。建议在软件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起课程开发招投标制、教学点位和教学管理人员星级制、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等系列制度。开发打造多侧重、多层次的理论专题大课、“理论中课”和微党课、课后点评,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积极推动“红军伞”“安顺记忆”等红色剧目的公演,进一步扩大艺术作品的教育覆盖面;在安顺场景区、百丈关战役纪念园、天全红军村等地开发红色主题游乐设施,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对未成年人或“亲子游”的吸引力,提升教育效果。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步入长效化常态化,全社会正深入推进贯彻习近平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走深走实,将全力宣讲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启新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切切实实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丰富的资源,不断提升红色教育能力,真正为干部群众“强筋补钙”。
(作者系石棉县委党校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