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雪山下的丰碑

◇ 王骏飞

四川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最为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的省份。红军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其中一万五千里在四川。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途经四川近70个县,占当时四川县份的60%以上,是长征中所处环境最艰险、敌我斗争最惨烈的地区。长征中,红军在四川进行了数百次战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经典战役和人间奇迹都发生在四川。长征期间,中共中央先后在四川召开了会理会议、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巴西会议等14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四川留下了跋涉的足迹,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四川是红军长征文化的圣地,留下了许多重要遗迹、重大事件和传奇故事。毛泽东《七律·长征》后四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都是对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写照。

我们追寻先辈足迹,来到夹金山下。在川西横断山脉茫茫群山中,有无数座高峻险拔、奇伟瑰怪的雪山,就地理角度而言,夹金山是其中一座并不起眼的雪山。然而,正是因为红军的到来,让它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站在这里,我还想到了另一座雪山——位于阿坝州红原县和黑水县交界的雅克夏山。现在,那里是个有名的旅游胜地,很多人去过的奶子沟彩林和俄木塘花海就在那座雪山之下。此前,我有机会翻越此山,特地去拜谒了山上的红军烈士墓。今天,当我们徜徉于无边无际的彩林和花海时,你是否知道,就在离你不远的山顶垭口之上,十几座无名烈士的坟茔静静地伫立在蓝天下,背后又有多少位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正以他们青春的目光注视着彩林和花海间欢乐的你我!

我小时候在阿坝州成长,我的父辈在阿坝州工作,研究地方文史,给我讲过很多红军长征在阿坝的经历。我对那段历史有着强烈的兴趣,读过不少相关书籍。比如杨成武的《忆长征》、成仿吾的《长征回忆录》、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当代作家王树增的《长征》,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何长工、聂荣臻等人的回忆录,等等。这些书籍,伴随我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对我个人的成长和思想观念的养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特别有两本书值得介绍,一是陈云化名“廉臣”所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1935年7月,中共中央秘密派陈云去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和遵义会议的情况。陈云在莫斯科完成了《随军西行见闻录》,并于1936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主办的巴黎《全民月刊》上连载,同年7月,该书在莫斯科出版,这本书第一次向世界生动细致地记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还有一本是1937年由丁玲主编的《红军长征记》,原名为《二万五千里》,收有回忆录100篇。这是在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由众多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士围绕长征,从不同角度创作的作品汇集而成的唯一著作,也是我党我军历史上最早、最直接、最真实的长征回忆录,对于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长征史来说,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一部珍贵的、重要的历史文献。

1990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5周年之际,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在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落成。修建那几年,我正在马尔康中学就读,修建纪念碑园这件事一直是全校师生甚至是全城人们最热的话题。从小到大,我的内心一直有着某种骄傲感甚至神圣感,觉得自己是在英雄的土地上成长的。     

历史如同滔滔江水,一浪越过一浪,总是不断地滚滚向前。但是,不管小溪也好,大江也罢,它们总是有源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在时代潮流中奔涌向前的同时,不能忘了时时回顾一下过去,回顾一下历史,知道我们从何处来,该向何处去。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5期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进修班学员,现任省纪委监委驻成都体育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