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斗争,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 俞秉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全党提出“三个务必”重要要求,“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是其一;面向未来,“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更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发轫于五四,开端于红船,根植于新中国,激扬于新时代。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是民族的魂。雄关漫道真如铁,那是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铁骨;是江竹筠“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的浩然正气;是长征路上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的英雄史诗。一寸河山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斗争精神深深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里,深深熔铸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斗争是清澈的热爱。战天斗地谱新篇,那是钱学森“魂牵梦萦五年归国路,隐姓埋名十年两弹成”的卓越功勋;是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传奇;是塞罕坝林场几代人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变成万顷林海的绿色神话。“进京赶考”的中国共产党人无惧无畏闯关隘、开新路,甘作垫脚石、愿为登攀梯,只为推动可爱中国向前一程。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斗争是不挠的劲头。波澜壮阔逐浪行,那是深圳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激活一池春水”的时代惊雷;是15年谈判从“复关”到“入世”的世纪之锤落地;是从物资极度匮乏、产业百废待兴的落后国家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工业门类最全国家的蝶变之路。事实胜于雄辩,我们用实力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加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斗争是进击的战鼓。闻得声声惊雷起,那是自主研发科技创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夙愿达成;是香港国安法实施、选举制度修改完善,“爱国者治港”的正调定弦;是冬奥赛场上,青年一代的果敢自信。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开新局……十年砥砺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楫扬帆,与惊涛交锋、与百舸争流,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在斗争中,我们愈加明了初心,深知丰实的仓廪收获的不仅是365天的劳作之功,更是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接续奋斗铸就的百年辉煌!在斗争中,我们愈加明了使命,感悟美丽中国不仅是一幅秀丽山水画卷,更是一代代革命者、改革者、建设者用鲜血和汗水书写的浓墨重彩! 

当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一个百年大党的雄心壮志,这更是一个14亿人大国的希冀热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荣光。然而,船行今日抵中流,滩更险、水更急、浪更高。向外看,西方势力不甘走衰,千方百计围堵遏制、打压阻挠,手段娴熟、经验丰富,贸易战、科技战、能源战、粮食战、舆论战、货币战······步步惊心;向内看,“四大危险”“四大考验”长期并存,难点、痛点、堵点,条条蛇咬人。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遭遇重大风险、强大对手,要有胆,丢掉幻想、主动应战,才能赢得尊严、谋得发展;置身暗流涌动、纷繁时局,要有识,未雨绸缪、见微知著,才能拨云见雾、胸有成竹;面对复杂形势、严峻挑战,要有谋,保持定力、蹄疾步稳,才能争取时间、换得空间。

河出潼关,因太华之阻而更增其奔涌;风回三峡,因巫山为隔而更显其怒号。困难、风险、挑战越大,激发的民族凝聚力、战斗力也就越强。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斗争赢得未来。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赛点上极目远眺,伟大复兴征途如虹、势不可挡!战吗?战啊!吾辈长缨在手,何惧惊涛骇浪,胜利一定属于新时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27期中青班学员,现任自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