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夯实四川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对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等作出全面部署,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指出,四川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要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应急预案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规范、科学、有效地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抓根固本的一项重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应急预案工作,多次针对应急预案编制和落实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了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防范应对中的地位作用,提出了编制、使用和管理应急预案的路径要求,指明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方向,是四川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重要遵循。
一、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急预案是发挥我国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载体。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应急预案是在法律规范内制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对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进行了具体化,是突发事件全过程应对的制度性安排,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阶段措施,实现预警及时、反应灵敏、处置得力、恢复有序。应急预案体系实现从上到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全覆盖,为各级领导干部有序防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依法依规的行动遵循。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的应急预案演练,是提升全社会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以及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既有利于提升各类应急力量抢险救援能力和协同应对水平,也有利于提升社会公民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互救自救能力,还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在交替和交流过程中,尽快熟悉当地风险隐患及应急资源和能力等情况,确保风险研判、应急指挥、协调联动等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二、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在加强、优化、统筹相关方面应急管理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2019年机构改革后,中央赋予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等。应急管理部门如何与相关部门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密切协同、形成合力,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应急预案是对突发事件防范应对经验做法和规律性认识进行规范和升华,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因此,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过程,是一个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摸底的过程,也是一个全面掌握优化应急资源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各方面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动态管理过程,是一个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布局、强化准备、提升能力的过程,有利于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通过应急预案编制、实施、演练和动态管理,可以梳理和明确本地区本行业的组织指挥机制、监测预警、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现场指挥部运行机制等,能有效促进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因此,四川省各级各部门需要科学设计本级应急预案体系,以应急预案为抓手凝聚起突发事件防范应对的整体合力。
三、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强化灾害应对准备的重要手段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导致的各类灾害风险明显加大,大震巨灾风险持续存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救灾形势日益严峻,更加需要牢固树立以预防为主的理念。应急预案作为应急管理的载体和应急准备的集合体,是应对灾害的重要准备手段,主要作用是以事先行动方案的确定性应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从而将应急管理转化为常态管理。四川在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多年来开展“防灾”“抗灾”“救灾”的实践经历,不断学习和总结在应急管理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编制修订具有操作性、指导性的应急预案,这既是迅速、有力、有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依据,也是突破防灾减灾工作瓶颈的关键。
四川省需要坚持预防为主、依法规范、分级负责、整合资源的预案编制原则,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理念下,逐步形成以总体应急预案为主,重点专项预案为支撑,各级各部门预案为补充的预案总体框架体系;与总体应急预案相对应,各市(州)县要针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等不同灾害事故,制定相应的基层应急预案,内容涉及风险分析、事件分级、预警与响应程序、信息发布等。此外,还需要加强区域应急协调联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健全区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可能发生的流域性、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坚持“未雨绸缪+平战结合”,采用“桌面推演+队伍拉动+现场实操”等多种方式,推动应急预案有效落地,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演练,坚持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严防严控,贴近实战,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演练,不断提升“防”“抗”“救”各个环节的协同应对整体合力。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