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从诸葛亮的忠义观感悟对党忠诚

◇ 景 波

参加培训以来,我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课程,深刻认识到以学铸魂是立德修身、干事创业的根本。党的二十大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在成都市武侯区工作,延伸阅读了《诸葛亮集》《千古贤相诸葛亮》等书籍,对诸葛亮的忠义观有了更系统的理解,认为其精神内核体现在忠心、忠君、忠事、忠信、忠民五个方面,对我们筑牢忠于党、忠于事业、忠于人民的思想根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忠心就是始终忠于本心、不忘初心。诸葛亮因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确立了辅刘相蜀、兴复汉室的初心,此后无论经历丢失荆州、夷陵战败,还是益州疲敝、危急存亡,都从未动摇初心,用鞠躬尽瘁的一生践行了初心不改、至死不渝的誓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新时代年轻干部要以模范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接续奋斗、添砖加瓦。

忠君就是始终忠于国家、坚贞不移。诸葛亮先后拒绝吴国、魏国拉拢劝诱,始终忠诚于蜀国江山社稷,先后五次北伐,直到积劳成疾,将生命献给国家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努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干奉献。

忠事就是始终忠于事业、笃行精进。无论是辅佐刘备建立蜀国政权,还是辅佐刘禅治国安邦,抑或是五次北伐力求兴复汉室,他都事必躬亲,把全部才智投入事业当中。北伐期间,他发明木牛流马,解决运粮难题;改造诸葛连弩,对抗曹魏骑兵。这些发明创造,正是诸葛亮忠于事业的有力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新时代年轻干部要以勇担当、善作为践行对党忠诚,努力提高“七种能力”,以奋斗之姿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忠信就是始终忠于承诺、恪守信誉。刘备去世时,将后主刘禅托付于他,当时诸葛亮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不但没有取而代之,反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对先帝的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新时代年轻干部要以有责必诺、以诚立身践行对党忠诚,以强烈的责任感兑现对组织和群众的承诺,真正履行好担负的职责使命。

忠民就是始终忠于人民、以人为本。诸葛亮辅佐治蜀期间,实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政策,实现南中地区长久稳定。他感念民生艰辛,制定“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方针,推动蜀国生产生活得以恢复,社会总体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新时代年轻干部要以一心为民践行对党忠诚,时刻站稳人民立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光绪年间赵藩撰写的这副治世名联,是对诸葛亮忠义思想、治世方略的高度概括,也启示我们:不管身处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审时度势,始终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以实干实绩赢得群众信任、践行对党忠诚。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31期中青一班学员,现任成都市武侯区委副书记、区长)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