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县域数字经济 助推四川省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县域强则四川强,县域兴则四川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县域应顺势而为,聚焦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以数字化治理为牵引,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不断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助推四川省高质量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明确发展重点。成都都市圈以及绵阳、宜宾、广安、乐山、泸州等都市区的周边县域,可以借助中心城市生态发展平台,利用中心城市信息流、技术流、物流、商品流等资源溢出效应,扬长避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雅安、巴中、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等其他地区的偏远县域应加速数字基建发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消费侧的牵引作用,利用好数字社会发展的普惠性,释放本地区数字红利。
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电商经济。把发展“电子商务+特色产业”作为加快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打造若干特色优势产业,抓好品牌培育。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县级物流园区、乡镇仓储冷链基地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和电商服务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电商引流、订单转化、在线服务的全链闭环,切实降低电商企业的物流和仓储成本。强化电商培训,培育本地主播,营造电商氛围,建设集成化电商体系,构建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型场景,发展产销协同、精准对接的网络营销模式,增加就业和收入,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三是积极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聚焦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以县域为单元,加强数字技术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应用,推动种养“信息化”、农田“可视化”、灌溉“智能化”,建设一批县域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县,夯实“天府粮仓”。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数据通道,构建贯穿粮食生产流通各环节全链条多主体的“大粮食”生态。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智慧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工厂、乡村车间、制造农业、订单农业等业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着力提高数字化治理效能。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县城治理精细化、科学化与现代化。加快数字技术在交通、教育、健康、安全、环境、人口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构建高标准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村级延伸,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在线办理,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对社会治理相关领域数据的收集、挖掘以及关联分析,深化数字社会治理应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
五是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对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出台一批既符合县域实际需求,又具有落地可操作性的专项政策,支持相关技术改造项目和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建设,在行政审批、环境评估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给予优先安排。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各级财政专项和政府采购资金向县域数字化转型倾斜。整合资源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县域数字化建设,做好数字人才的“引育留用”。推动数字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创新“线上+线下”数字技能学习渠道,特别是针对乡村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人群的数字帮扶,缩小“数字鸿沟”。
(《决策咨询》 2023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