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 聚焦主责主业 为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员,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巴蜀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四川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资源大省,在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聚焦广电主责主业,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聚焦首要任务,铸牢文化强省建设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广电事业自1940年在延安窑洞电台诞生时起,就把传播党的声音作为使命任务。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主战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声音也必须挺进主战场,我省“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网络视听作品征集传播活动,国内传播流量超过30亿,海外平台曝光量超1亿。下一步,要更加突出广电视听特色,坚持“头条”建设和“首推”工程,做好新闻宣传、理论宣传、文艺宣传,出好节目、出好剧、出好片,通过广播、电视、户外大屏、视听网站、短视频、“村村响”大喇叭等载体,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鼓与呼。
聚焦中心环节,厚植文化强省建设之“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内容建设始终是广电行业的根本所在、根基所在,也是广电作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根本价值所在、意义所在、职责所在。今年,已有《后浪》《公诉》《做自己的光》3部川产电视剧和多部纪录片、动画片、公益广告等在国内头部卫视和网站播出,实现了“叫好又叫座”。下一步,要坚持“内容为王”,按照总书记“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围绕“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出品牌”的目标任务,加强规划引导、扶持引领、跟踪服务,积极推动《春天的故事》《走向大西南》两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立项拍摄,实施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程,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巩固“剧组扎堆、企业落户、人才愿来、精品迭出”的四川影视创作生产格局。
聚焦科技创新,插上文化强省建设之“翼”。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时强调,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广电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因科技创新而生,也因科技创新而兴,这一点跟其他宣传思想文化部门有很大区别。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改变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理念、手段和对象。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无人不视听、无时不视听、无处不视听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要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网络,加快布局“未来电视”,推进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建设,用心做好广电数字答卷。
聚焦事业产业,夯实强省建设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广电事业产业一体两翼、双轮驱动。一方面,广电具有鲜明的公共服务属性,关乎民生、连接民心,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是群众主要信息渠道和文化娱乐方式,要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建好应急广播等民生工程,精准做好广播电视“户户通”运维,为人民群众提供好的内容、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广电具有鲜明的市场产业属性,带动的大视听产业,既包括信息服务领域,也包括设备制造领域,要进一步发挥广电产业基地、产业项目、产业展会、重点实验室的作用,依托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和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依托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和四川电视节,引导资源和要素集聚,推动视听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52期县处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学员,现任四川省广电局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处)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