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新方向 把握新要求 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守正创新推动全省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为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必须高举“党校姓党”鲜明旗帜,在“定向”上更加坚定不移,以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学习研究宣传党的重大理论思想和方针政策的主渠道,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办学活动,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切实强化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大张旗鼓地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确保党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必须夯实“质量立校”办学基点,在“固本”上更加聚力用劲,以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办学质量是党校的安身立命之本,质量兴则党校兴,质量高则党校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提出共同奋斗目标,明确了目标实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而且对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稳定、安全任务进行了谋篇布局与科学部署。要把干部培训需求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合理设置教学布局,优化主业主课课程体系,重点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采用案例式、研讨式、情景式、沉浸式等教学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教学质量提起来。要在一体推进教学和科研工作上更加用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主课、科研的主题,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总结各地好经验好做法,推出更多理论成果,不断提升科研工作质量。要不断夯实人才强校这个关键保障,注重专兼结合、引培并重,加强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广泛开展“擂台比武”、岗位练兵、常态研讨活动,持续推进“名师工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
三、必须担负“决策咨询”职能职责,在“献智”上更加积极主动,以源源不断的咨政成果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决策咨询工作是党校的重要职能,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是党校的重要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办法。要树立“咨政进决策”的工作目标,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各个领域的重点要求与战略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要注重机制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把教学科研的资源力量与咨政有机融合、共同发展,在重大问题、关键节点、核心内容上进行集体攻关、联合研究。要充分发挥党校做好咨政工作独特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和学员优势,把具有较高党性修养、政治素养和政治敏锐性的教职工,以及每年不同批次、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的优秀干部学员作为党校开展咨政工作、建设新型特色智库的重要资源,合理有效使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咨政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具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和实践温度的对策建议。
四、必须围绕“优化机制”增强活力,在“创新”上更加用情用力,以科学管用的制度体系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党校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可靠保证。要以制度增强干事创业激情,不断完善有利于增强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有利于出成果出精品的科研咨询制度,在教学科研奖励、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广泛调动党校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师资准入、惩戒和退出机制,着力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要以制度提升党校管理效能,对成熟有益的制度进行固化完善并长期坚持,对缺失或不健全的制度要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通过建设一套完整制度体系、形成一套动态管理机制、落实一套执行保障措施,推动解决基层党校优质课程开发不足、学术带头人少等问题,持续提升办学治校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五、必须绷紧“从严治校”作风之弦,在“严管”上更加担当作为,以朴素清朗的校风学风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从严治校从严管理是党校姓党原则用以治校的根本要求,必须贯穿党校工作的全过程。要从严加强班子建设,坚决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突出学术、党建“双带头”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充实党校领导班子,树立从严治校的标杆。要从严加强校风建设,牢固树立从严管理意识,建立完善从严治校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师资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破除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管理人员不敢管、不愿管的错误思想,做到教职工带头严、学习管理严、制度措施严,确保党校各项工作都在严格要求的轨道上运行。要从严加强学风建设,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牢牢抓住“教”“学”两环节和“教师”“学员”两主体,在授课教师选择、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各个环节始终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对任何有悖于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思潮行为敢于斗争、及时“亮剑”,让党校真正成为传递正能量的“红色殿堂”。
(作者系邻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