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从百强县分布看区域经济发展

方行明 等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单位,县域经济是衡量、评判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公司在2023年7月25日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下称“研究”),评出了中国的县域百强。其研究对象为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以县级市(394个)和县(1301个)为主(不包括城市的区);百强县的设置标准,强调GDP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两项指标,并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4个一级指标,以及8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这一报告从侧面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势,为我们深度了解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

区域分布不平衡:南强北弱和东强西弱

从总量来看,东部省份、中部省份和西部省份的百强县数量分别为66个、20个和14个,东部百强县总数是中西部之和的1.94倍,呈明显的东强西弱态势;从南北区域分布来看,南方省份和北方省份分别是72个和28个,前者是后者的2.57倍,呈明显的南强北弱态势。从质量上看,前10名中东部9个,中部1个;南方9个,北方1个。前20名中东部18个,中部2个(全在湖南);南方18个,北方2个(全在山东)。东西部和南北方县域经济,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省域分布不均衡: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三省

从省域分布来看,有百强县上榜的省份(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不在评选范围内),东部有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河北、辽宁7省,中部有湖南、安徽、湖北、江西、河南5省;西部只有四川、陕西、内蒙古3省份。共有15个省份榜上有名,那些没有上榜的省份相对来说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突出,分别占23席、16席和13席,三省之和占总量的52%。东部这三省在全国经济总量排名上均靠前,充满活力,在东部地区的发展上起到了引领作用。其中江苏最强,其在百强县前10名中独占6席,并包揽前4位;浙江紧随其后,前10名里占一席(第7),前20名里占7席;山东作为北方大省,对北方贡献巨大,在前10名中占一席(第8),前20名中占2席。江浙一带民营经济较强,特别是浙江中小民营企业非常活跃,可为其他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示范,而山东则以国有经济为主。

规模不断壮大:“GDP千亿俱乐部”不断扩容

从百强县榜单经济状况来看,GDP超千亿的已经达到54个,经济总量共计8.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1%,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值达到108亿元。其中,昆山市位列第一,该市202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1.8%,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2022年,“千亿县”名单新增10个,分别是伊金霍洛旗、瓦房店市、东台市、高邮市、仙桃市、沛县、闽侯县、邹城市、仪征市、寿光市。“GDP千亿俱乐部”不断扩容,将是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发展模式迥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各有千秋

长三角和珠三角均是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标杆,但在区域城市发展模式上却有着非常大的差异。长三角江浙两省百强县数量之和达到39个,并占据了前10和前20的大多数,而广东只有博罗一个县上榜,也只名列第69,广东在县域经济发展上落后于长三角。但是,广东强在城市的发展上,有广州和深圳两个一线城市,同时珠三角城市群整体很发达。从赛迪顾问公司发布的“2023赛迪百强区”(评选范围为市辖区)可以看到,广东在前10中包揽8席。百强县和百强区这两个排行榜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发展模式不一样。我们无法断言两种模式的优劣,只能以这两个线索来观察两个“三角”今后的发展动力及其竞争的表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两个排行榜上均无突出表现的省份,其总体经济表现必然不突出。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数量少、结构不合理

西部地区14个百强县中,四川7个、内蒙古3个,陕西2个,贵州1个,云南1个。从排位上看,最高的为陕西神木市,排第32位;排前50名的共4个;其他集中在80名之后。从经济总量上看,进入“GDP千亿俱乐部”的只有4个,其中神木市最高,达到2231.47亿元,其他均在1800亿元以下;从产业结构上看,以传统工业为主,其中资源类(如煤炭)是某些县(市)的主要收入来源,产业层级不高;从地理分布特征来看,西部百强县形成了两个集群,一个是成都集群,包括简阳市、彭州市和金堂县,以传统工业为主,有部分现代工业;另一个集群是陕蒙交界,包括神木市、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和府谷县,这四地资源结构类似,工业结构、发展方向相同,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煤炭对这些旗县(市)经济收入贡献很大,特别是2021年以来煤炭大幅涨价成为拉动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川县域成就与不足:西部第一但难掩问题

四川有7个县(市)入围全国百强县,在西部地区保持第一的位置,这无疑是四川的成就,与四川西部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相匹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入围百强县的县(市)经济体量不大,没有“GDP千亿俱乐部”成员,GDP最高的简阳市也只有673亿元。二是占比不高,作为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数量排名第一、县域人口排名前三的大省,四川的百强县数量在全国占比偏低。

四川县域经济还需抓住机遇,赢得发展,争取在全国百强县排行榜中有更好的表现,在拉动四川经济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四川省情》 2023年第11期)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