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民办高校的“方向盘”“安全带”和“强引擎”
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影响到教育强国和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国务院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明确指出,“民办学校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民办高校党委要聚精会神抓党建,切实履行党要管党的责任。党建重要作用的发挥,既能确保民办高校把稳“方向盘”,系紧“安全带”,又能形成“强引擎”。
一、把好发展“方向盘”:实现“三个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这是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是把好“社会主义高校”的“方向盘”,实现“立德树人”的引领。成都外国语学院自创办之日起,就向全校师生明确坚定的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发展、参与重大决策、引领校园文化、创新人才管理、加强自身建设、做好统群工作等方面。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将工作着力点和发力点聚焦于办学方向、党建思政、意识形态、大学文化、规范运行、校风教风学风等重点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聚人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旗帜领航引精神提振、助治理规范、促事业发展,筑牢了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政治思想基础,高扬起党建旗帜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把好“学生为中心”的“方向盘”,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成都外国语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党建引领促学生成长成才,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站位高度、工作广度、落实力度抓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16种外语学科的人才培养突出“外语+”,其他学科突出“+外语”,学生出国深造、考研、外语考级、有关大赛获奖,均名列同类高校前列。涌现出了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赵海伶等一批优秀学子。
三是把好“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盘”,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成都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突出人才强校战略,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引育并举,以教学名师工程、科研团队建设、双师型队伍打造、支持在校教师国内外攻博等措施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优化队伍结构,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评选表彰和大力宣传师德模范、优秀教师,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获得感,形成了以事业凝聚人、以待遇稳住人、以环境吸引人、以制度激励人的引才聚才机制,引领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在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排行榜中,我校始终名列民办外语类高校前茅。
二、系牢三个关系的“安全带”:实现同心同向
加强学校党建,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才能确保民办高校决策民主化、治理科学化,切实推进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系牢学校党委与董事会、校长关系的“安全带”。成都外国语学院聚焦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积极探索构建了党委领导、董事会依法决策、校长以章负责的“三马驾车”、同向发力的体制机制,学校党委做到领导党建和思政工作不让位、支持董事会依法决策不错位、支持校长以章负责不越位,服务师生中心找准位,系牢把方向、常沟通、促团结、聚人心的“安全带”,站位学校高质量发展全局,同心同向,合力前行。
二是系牢党建与管理、教学关系的“安全带”。成都外国语学院积极实践民办高校“三要”“三不”党建工作理念,即在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谐等重大工作上要敏锐、要敏感、要敏捷,以政治核心确保董事会依法决策、校长依章负责,不干预学校的人事权、财务权和教学权,让“三要”和“三不”成为党建与管理、教学同向发力的“四梁八柱”。
三是系牢领导与教师、学生关系的“安全带”。成都外国语学院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日常管理服务中,实行学校领导联系服务二级学院和师生的工作制度,深入师生解决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让党建工作更有温度,不断走深、走实、走心。同时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强化党建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全体师生的意识,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为师生”的理念,构建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确保全校上下同心同向。
三、构建党建“强引擎”:着力五个方面
党建工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政治核心和黏合剂的作用,只有将党的政治优势与民办高校的体制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一是着力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形成“强引擎”。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与业务双嵌双促,赋能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着力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强引擎”。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作风、组织、纪律和制度建设,坚持“三会一课”规定动作,探索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了“译红天府”“译心向党”“红小传”等党建品牌创建,开展了基层党组织“一院一品”“五好党支部”等评选表彰活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全覆盖,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质量创优”“示范创建”等活动,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干事创业的战斗堡垒。
三是着力推进思想文化建设,形成“强引擎”。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聚焦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工作,实现所有外语语种、重点课程的全覆盖;发起成立四川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举办了首届四川省民办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讨会、发布民办高校思政课教研课题等活动;研学习近平文化思想,抓实抓深主题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不断提升思想文化建设效果。
四是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强引擎”。成都外国语学院坚持以课堂主渠道统筹外语专业特色和思政底色,推进和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先后有8门课程入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个教师团队获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奖项等;加强实践育人,积极为大运会等重要外事外交活动选派翻译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深化文化育人,打造了“观澜大讲堂”等品牌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多元化的服务育人,获评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等。
五是着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形成“强引擎”。学校坚持按照党的要求规范办学、规范发展,2023年9月获批转设为成都外国语学院,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学校规范办学的充分肯定。学校党委以党建引领,把党建嵌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各环节和全过程,深化“转作风、提质效、促发展”专项行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年度考核等制度安排,对标同类高校,铸长板补短板,着力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努力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应用型外国语大学。
[作者系经济学教授(国家二级),博士生导师;现任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