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 推动巴中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 杜轻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党校功能地位、使命任务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党校事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巴中市委党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取得积极成效。

一、学思想淬炼党性,以不变的初心把稳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一)以历史经验为“镜”,增强实干信心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历史全景角度出发,对中央党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进行了权威概括,生动展示了中央党校90年来与党同心、同频共振的不平凡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回顾历史,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领导党校工作历史经验的深邃思考,从大本大源上对新时代新征程党校功能定位、价值作用的科学概括。

(二)以党校初心铸“魂”,保持政治定力应万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党校初心这一重大原创性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了“党校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既是对党在百年奋斗中重视发挥党校作用宝贵经验的深刻凝练,更是对新时代党校工作规律的精准提炼和科学把握,把我们党对党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准确把握、时刻牢记这个初心,践行这个初心,以正确的认识和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

(三)以“四个必须”定“向”,坚持把脉问诊解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融会党校工作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既回溯历史又展望未来,既把准把牢形势要求又找准找实工作落点,既富于理性思考和战略谋划,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做好党校工作具有长远指导意义。重要讲话围绕坚守党校初心,提出“四个必须”的目标和要求,系统阐明了党校办学治校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对标对表“四个必须”,全面梳理查找工作的差距和不足,及时纠偏正向,是实现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四)以“全面领导”夯“基”,强化统筹协调聚合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办党校的根本经验,也是推动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办好党校不只是党校的责任,也是全党的共同责任。既明确了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也明确了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党校事业发展,凝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把党校办好,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党校工作的坚实基础。

二、重实践彰显价值,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提振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干劲

(一)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践中彰显价值。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决定了党校工作必须自觉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关乎党校工作的政治方向,也关乎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方法。只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自觉把党中央部署的“作战图”细化为党校工作的“施工图”,做到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党校工作的资源和精力就投向哪里,才能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党校篇章”、积极贡献强国建设的“党校力量”。

(二)要在“为党育才”实践中彰显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深刻回答了“育什么样的才、如何育好才”这一党校教育中心问题。就是“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同时系统地、交融地、互益地处理好“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三者关系,真正将各级党校打造成“领导干部掌握看家本领、提高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履职本领的重要基地”。处在新时代发展的机遇期,我们应当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把过去的实践进一步提炼升华,转化为推动“为党育才”的实际成果。

(三)要在“为党献策”实践中彰显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强调为党献策“也是党校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价值所在”,深刻阐明了党校科研的定位和努力方向。近年来,我们申报结项省、市各类课题显著提升,接续举办红色教育学术研讨会、承办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工作会等系列学术活动,科研资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既从中感受到激励与鼓舞,更感受到差距与责任,必须加倍努力,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更多经世济民的良谋善策。

(四)要在“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实践中彰显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阐明了坚守党校初心的关键保障,为全面提升党校办学治校水平指明了方向。党校只有不断压实从严治校政治责任,把“从严”的要求全面落实到治校、治教、治学等各个环节,才能不断把从严治校引向深入。

三、建新功全面提质,以强力的实干担当谱写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

(一)坚持“党校姓党”政治原则,着力建强政治机关。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是政治学校,一切教学、科研和办学活动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切实强化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职工要站稳党的红色讲台,课堂讲授、发表文章、参加活动都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牢牢守住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严格党校意识形态管控措施,时时刻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筑牢“质量立校”基础根基,务实担当推动发展。一要提高“教”的质量。“为党育才”重要论述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而培训的方式主要是靠教师“教”。要树立“课比天大”的理念,在各个环节下大力气、用心钻研,做到课程框架体系完善、讲义高度熟悉、讲述旁征博引、教姿自然流畅、方法灵活多样,力争多出精品课程,努力实现全省党校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二要提高“学”的质量。学的质量取决于教的质量,要坚持“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以“学”的效果为依据,反向评估“教”的质量,形成良性循环,促成“学”的质量螺旋式上升。要丰富提升教学组织形式,会用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注重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让学员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思考、入脑入心。三要提高“研”的质量。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科研基础不扎实,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党校发展就会受到影响。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不是唾手可得的,需要经历精准选题、务实调研、集体研讨、反复完善的过程。作为科研人员,要多学、善思、多写、勤练,通过不断的锤炼,在提升个人“硬功夫”的同时,增强党校“软实力”。

(三)发挥“决策咨询”智库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要紧扣中心大局。党校的决策咨询,不能脱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指向和要求,不能脱离社会热点难点,不能脱离群众的“急、难、愁、盼”,在“供需”对接中精准发力。要积极承接省、市、相关行业部门的课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在实践中提炼真知,打磨本领。二要务实调查研究。在党校教学中,调查研究不够,往往会导致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相脱节。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自觉践行党校初心,要充分认识调查研究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功夫做足、做深、做实调研,形成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三要推动成果转化。科研咨政不是纸上谈兵,能否转化为成果是检验咨政效果的重要标准。既要狠抓教学培训科研“一体化”建设,提升咨政成果在教学培训方面的内部转化,又要在质量并重的基础上提升资政报告的获批率、采用率,同时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强化决策咨询成果的推介和外部转化,使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落地生根发芽结果。

(四)坚守“从严治校”底线保障,风清气正纪律严明。一是强化教育引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拒腐防变教育,有助于促使学员教员始终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和高尚道德情操,是党校学风校风教风建设的坚实基础。市县党校必须把党性教育和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要求贯彻到培训全部过程中、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上,以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体现党校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塑造党校的良好形象。二是坚持以案促改。把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作为一道政治必答题,作为深化从严治校的有力举措,作为刮骨疗毒、健全制度、推动发展的重要契机,充分汲取云南、青海、湖南等地党校培训管理中的惨痛教训,举一反三,敢抓敢管、严抓严管,用制度管校管人管事,以高质量的整治成效推动从严治校向纵深发展。三是加强科学管理。党校要真正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必须抓住教员与学员两个主体、抓住教与学两个环节。党校教师必须遵守党的纪律,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为党说话,为党立言,为党育人。对党校学员,要坚持以人为本,引导他们自我约束、自重自爱;也要本着宁严勿松、宁紧勿散、宁苦勿纵的原则,着力形成齐抓共管、全员管理的氛围。要坚持管理手段到位,通过运用信息等技术,在科学管理、细化管理上取得突破。

[作者系巴中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长(副院长)]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