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从长征中汲取践行“三个务必”的精神力量

李 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是对全体共产党员发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锋号。翻开中国共产党厚重的历史画卷,“长征”这个魏巍笔下的“地球的红飘带”,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这个名字永远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和恒久的价值。伟大的长征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给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三个务必”,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和强大的精神伟力。

“身肩民族存亡贵,写得光辉历史篇。”——从长征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之源,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不动摇。红军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践行之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深刻体现在长征的整个历程中,也使红军同人民群众结下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历经苦难而始终初心如磐。红军所到之处,宣传革命主张,撒播革命火种,铲除贪官污吏,严惩土豪劣绅,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建立基层政权,帮助穷苦群众翻身得解放等等,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求解放、带领人民过好日子的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队伍的本色,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有力支持。在语言不通的彝族地区,刘伯承与彝族头人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生死兄弟;在川西高原,羌、藏群众从一开始惧怕红军到后来军民一家,大量的物资供给、人员补给壮大了红军;红军穿过草地筋疲力尽,得到了杨姓土司的暗中支持,他告诫群众开放粮仓,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一个人的长征》中讲述了藏族青年参加红军的故事,他之所以坚持,是因为红军能带领人民寻找穷人的天堂。长征的红飘带让大半个中国留下了红色印迹,让大半个中国的人民群众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深化了党与人民的血肉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生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铿锵誓言和务实行动。今天,我们要从长征中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之源,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不动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共产党人永恒的奋斗目标;必须在重大决策面前,以人民利益为重不含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着想,切切实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他们的支持和认可。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从长征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之志,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永葆斗志不懈怠。“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长征是困境中的重生,是逆境中的壮大。一支陆军队伍,没有保暖的衣物,没有饱腹的食物,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历时两年时间,靠血肉之躯去征服 20 多座海拔 4000 米终年积雪的高原雪山,用穿着草鞋的双脚去丈量有“死亡陷阱”之称的高原沼泽地,凭匮乏及落后的武器装备进行了600 多次战役战斗,冲破国民党上百万正规军的围追堵截,辗转十几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军一路攻坚克难,一路负重前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光荣而又悲壮的远征。“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一袋干粮”“雪山小太阳”等一个个红军长征中留下来的美丽故事穿越时空依然荡气回肠、动人心魄。毛泽东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有五十天没有饭吃,吃树皮,这只有共产党能做到,别人是做不到的。”这句话充分印证了长征途中断粮的险恶环境。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从 1934 年春夏起,中央红军就开始准备大转移,车间开始修理枪支武器,生产新的手榴弹,从战场找回子弹壳,重新装上火药和铅头,铅用完了,就用木制弹头。”这些描述真实反映了红军长征中武器装备的匮乏及落后。这支缺乏补给的部队,走过世界上最艰苦的地方,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靠着“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的坚定信念,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奋斗精神,冲破了“敌军围困万千重”,经受住了生与死的残酷考验,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英雄赞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红军长征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克服千难万险的制胜法宝。今天,我们要从长征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之志,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永葆斗志不懈怠。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需要跨越的“雪山”和“草地”,还有许多需要征服的“娄山关”和“腊子口”。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在风雨兼程的征途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艰辛始终保持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英雄本色,拿出“千锤百炼不怕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居安思危,敢于吃苦、勇挑重担;必须聚焦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和隐患漏洞,聚焦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和埋头苦干的实际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泸定深峡战敌顽,铁索强渡红旗传。”——从长征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之勇,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直面困难不退缩。追寻长征的足迹,更加感受到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支撑着红军历经千难万险、一路披荆斩棘。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将士在多次濒于绝境的情况下,用生命和热血完成的艰难征程。长征中,无数的战役、无尽的险峰,激发了红军将士前赴后继、向死而生的革命斗志。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经过两年的殊死战斗,党领导红军战胜了上百万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大军,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惊天地、泣鬼神;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 余座高山险峰,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党领导红军克服无数凶险自然环境的阻隔困厄,不断挑战着人类身体的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面对张国焘搞分裂活动,党中央坚决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同张国焘分裂红军、分裂党中央的阴谋作斗争,保证了党中央和红军胜利北上,在关键时刻“救了党,救了红军”······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与顽固的错误路线进行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在艰难而又危险的战争环境中,广大红军指战员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长征彰显的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 、从 胜 利 走 向 胜 利 的 强 大 精 神 动力。今天,我们要从长征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之勇,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直面困难不退缩。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的现实挑战;必须不断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顽强的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作者单位:盐亭县委党校)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