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味道 春天的脚步——省委党校第6期市厅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异地教学侧记
仲春的北京,玉兰花开,清香四溢。4月9日晚,中央党校教学楼203教室,灯火璀璨,朴素简洁的入学动员在这里进行。这是第6期市厅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展异地教学。
为充分利用中央党校优秀师资,省委党校创新性地开展异地教学新尝试,在省委党校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学员到中央党校开展一周的教学活动。
入学动员会上,中央党校的老师就这次培训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注意事项,作了全面讲解,省委党校培训部华雯主任、班主任朱岚老师跟大家说,她们也是第1次带学员到中央党校参加培训,机会难得,学员们要好好珍惜学习机会。
——讲透听明白,掌握精髓
6点过起床,7点用餐,是为了用紧凑的时间连接好相对较远的寝室、餐厅、教室三点,提前坐定,赶上8:30上课。
学员的期待,中央党校教学组织者当然心知肚明。第1节课中央党校派出了哲学教研部的王晓林教授,对《实践论》《矛盾论》进行导读。
对于认识论和辩证法基本观点比较熟悉的学员,课该怎么讲?
王晓林教授开始了他的讲述。从毛泽东写作两论的战略考量,到怎样把握两论的哲学要义和思想精华,以及对我们工作的启发,既大开大合,又随时聚焦。
学员余新颜说:“以前我们只记住了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些基本观点,通过王教授的讲解,我们弄清了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要写两论,两论对我们现实有什么启发?理论的味道真是甜的!”
随后几天的教学,显示了中央党校的良苦用心,派出了哲学部、经济学部、科学社会主义部、社会和生态文明部、国际战略研究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等部门的资深教授,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资本论》,国家安全、民生福祉、权力运行、社会治理、科教兴国、舆论引导等方面开展专业讲解。教学活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结合四川省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引导学员读原著悟原理,学原文悟思想。
——太震撼了,自豪的同时不忘责任
4月13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第6期市厅班的现场教学正在进行。
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学员们带进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进程中。从《共产党宣言》的小册子到南湖游船,讲述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从大革命的高涨到遭遇挫折的低潮,学员们跟着心潮起伏;一帧帧照片,一件件实物,讲述着党的奋斗历程,也回荡着历史的足音。
学员罗强说:“参观党史馆感到太震撼了,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展览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按照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划分为四个部分,“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步步推进、稳步上升,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显著特点。
学员辜彬说:“今天我们参观党史馆,在为党自豪的同时,也感到了肩上的重担,只要每位党员、每位干部立足岗位尽职奉献,为党争光、为国尽力,我们还会创造新的辉煌!”
——研讨交流,碰撞思想火花
边听课、边讨论、边消化,这是党校学员的“必修课”。分组讨论是党校学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常用阵地。
讨论围绕什么议题展开呢?毫无疑问,必须是大家都非常重视的话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四川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哪些启发?课堂学习、现场教学,有哪些触动?大家打开了话匣子,有的滔滔不绝,有的言简意赅。
“省委党校探索在中央党校开展异地教学的新模式,实现了优秀师资的共享,充分体现了省委、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对党校学员的关心和重视。”学员陈诚说。
学员蒋春华认为,“这次异地教学,课堂教学师资水平高,现场教学实地触动大。通过老师讲解,学员们深入领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增强了学习理论、掌握理论、运用理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员谢慧感到,“对经典理论的时代背景和主要观点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对谋划、推动当前工作头脑更加清醒,行动更加坚决。”
学习和交流无处不在。课间休息,学员们围着授课老师就感兴趣的话题“刨根问底”;去餐厅的路上、餐桌上学员三三两两,继续着头脑风暴;中央党校校史馆里,边看、边讨论、边领悟;夕阳西下,掠燕湖边,思想还在沉淀……
学员李强说,“一周的中央党校学习给了我难忘的记忆,理论上的清醒启发我要立足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为工业强省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川省委党校第6期市厅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学员 许军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