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再读《后知后觉》

◇ 徐浩泳

在省委党校培训期间,集中精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余,在国正书吧看到《后知后觉》这本书,重读一遍,又有新收获。

《后知后觉》是任彦申的从政散文集,主要收录作者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江苏省委、省政协领导岗位上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涉及做人做官、党内民主、大学精神、文化价值、文风会风、政治体制等话题,读来让人深受启发。特别是作者多年在领导岗位上坚持高标准的党性锻炼、用心用情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为官从政的心得感悟,给我们的学习工作提供了一面镜子。

再次与作者神交互通,其鲜活的生活和工作经验,让我想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描绘逆境中“闯四关”的情景,记起《习近平在正定》中的奋斗轨迹和感人诗篇,让我们从其他若干优秀干部身上敏锐地看到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那就是始终做一个对党忠诚、善政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在任彦申笔下,“一个受人崇敬的优秀干部,应当是最有爱心,最懂亲情,最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人”。现实中,好干部长什么样?我的体会,首要必须懂政治,熟悉党的创新理论,努力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晓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把个人追求、本职工作与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密切结合起来,能够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立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锤炼忠诚的政治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真正懂人才、爱人才、帮人才,具有正确的人才理念,懂得人才成长规律,培育人才时扬长补短,使用人才时扬长避短,保护人才时扬长容短。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懂高质量发展管理,懂统筹发展与安全,善于把部门内外、系统内外的各种资源组织好、整合好、调配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来源。领导干部如何从中汲取足够多的营养?我的体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枝繁叶茂,要找到其中的主脉络,这就是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努力做到不偏不倚,秉持中正,以和为贵;二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做到敬畏天地,尊重规律,天人合一;三是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努力做到神志专一,身心协调,奋斗终身。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也要找到其中的逻辑主线,那就是正确处理人与信仰、人与组织、人与事业的关系,始终做到忠诚、纯洁、无私、团结、奉献!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一些重大问题怎样去把握?作者思考的方向:“说真话与说假话”的问题,作者的原则是“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对于“领导干部交友”的问题,作者认为应当“广交众,慎交友”。一个领导干部既要走群众路线,广泛与各阶层各方面群体打交道、多接触;又要警觉和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要始终牢记“三个务必”,这就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好书就如一面镜子,让人在阅读时自省吾身。再读《后知后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加以理解领会,深刻感受到思想的力量,不断凝聚奋斗的动力。

    (作者系省委党校第51期县处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学员,现任自贡市民政局党组书记)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