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六个必须坚持”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概括了“六个必须坚持”,为我们深刻理解把握这一科学思想提供了“金钥匙”。无论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哪个层面、哪项工作,都可以运用这六把“金钥匙”打开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智慧宝库”,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本文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谈谈对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认识,试着运用这六把“金钥匙”来找找答案。
坚持人民至上。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加强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由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宗旨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此次金融监管机构职能职责的优化调整中,有一点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把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重视和统筹,这充分证明党和国家的机构是给人民群众办事的,是给人民群众创造和带来利益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的,突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自信自立。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映照着中国金融的改革之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呈渐进式发展的,金融监管架构从 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被正式明确定位为中央银行起逐步形成,1992 年中国证监会成立,1998 年中国保监会成立,2003 年中国银监会成立。从“大一统”到“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从 2018 年“一委一行两会”金融监管格局再到本次改革的由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共同构建的全新监管架构。每一次改革都是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与每个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此次改革在借鉴海外金融监管经验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特色与中国国情,没有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而是创造性地提出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两委一行一局一会”模式,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金融发展的时代之问、中国之问。
坚持守正创新。“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改革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需要先破后立,旨在通过创新驱动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同时促进社会进步 、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新时代新征程,面对环境新变化及新任务新要求,金融监管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要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相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同有效推动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确保金融安全的底线要求相适应。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正是牢牢地把握了这些规律来推动改革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直面现有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重塑。一是通过加强金融一体化的统筹协调,解决多个监管部门条块分割导致的多重监管或监管缺失问题,杜绝监管套利,提高监管效率。二是针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存在的监管手段缺乏、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通过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强化金融管理中央事权、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厘清中央机构与地方分支职能来达到整合监管资源,提升金融监管专业水平的目的。三是通过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将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从根本上理顺国有金融资产产权关系,一方面将有助于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范围全覆盖,提高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效率,推动国有金融资本优化结构;另一方面将杜绝监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推动公平竞争。
坚持系统观念。本次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蕴含着深厚的系统观念,尤为注重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其统筹党中央机构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统筹金融监管需要与金融混业经营实际,统筹各层级机构改革落地进度。从改革覆盖的内容来看,不仅聚焦于机构职责的调整、完善、优化,还涉及党的领导、机构性质、体制机制编制、事业单位改革、中央地方关系、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等内容,涉及面广,改革程度深。从改革涉及的层级来看,不仅涉及新组建的党中央机构,还涉及原有国务院机构的重新定位;不仅涉及中央一级机构,还涉及地方省市县三级机构;横向整合优化原“一行两会”职能,纵向精简合并下设分支架构。从改革落地时间要求来看,分层安排改革任务完成时间,确保改革方案有序稳妥实施。
坚持胸怀天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国际金融风险诱因和形态更加复杂。此次改革更加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关注与国家整体安全息息相关的科技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发展安全等,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怀天下的大视野大境界,回应现实之需、时代之需、世界之需,给出的中国答案和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改革后的金融监管架构将进一步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安排,实现监管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进一步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有助于稳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益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 30 期中青一班学员,何韵现任省农信联社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徐莉莉现任省发展改革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办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