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凝心铸魂 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主题教育读书心得

◇ 魏 波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的必要途径,是机关党建的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好、实践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创新理论,于我校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在机关党的建设上要教育党员教职工始终坚守政治本色

凝心铸魂,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关于做好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党校人先天就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又如,把做好党校工作与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混为一谈;再如,认为党建无用,与部门业务水平高低构不成正相关关系。其结果就是,党建与业务存在“两张皮”现象;一些党员思想觉悟较低,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一些部门队伍比较松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因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党建工作置于首要位置。这不仅是“十个明确”的客观要求,也是“党校姓党”的现实需要。如果说业务工作是抓生产、谋收获,我认为支部工作就是抓保障、管方向。包括政治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纪律保障、作风保障以及能力保障。这些保障,业务工作是无法实现的。如果说业务工作可以凝心,那党建工作就是铸魂。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要引导党员教职工着力擦亮文明底色

凝心铸魂,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是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讲,“党校是传承党的精神血脉的殿堂,是广大党员干部十分向往的地方”,强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员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员一进党校就感受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强调要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目前,校(院)教职工的精神境界、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面貌离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差距。

因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坚持实事求是,把精神文明建设抓在手上,从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抓起,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严以治校、治教、治学做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清朗的校风鼓舞人,着力提升境界、化风成俗,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单位”这一金字招牌。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党员教职工共同丰厚文化颜色

凝心铸魂,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中国道路的选择、中国理论的发展、中国制度的建构,深刻影响中国精神的弘扬、中国价值的构筑、中国力量的汇聚。

因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革命文化,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夯实校园文化底蕴,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使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深深植根于党校人内心之中,潜移默化影响党校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推动党校政治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

四、在推动事业发展上要激励党员教职工不断提升发展成色

凝心铸魂,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是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推进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建设“双一流”校(院),需要在方方面面革故鼎新、探索创新,不断补短板、强弱强、求突破。

因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坚持改革、改革、再改革,积极搭建鼓励创新的平台,努力构建激励创新的机制,大力支持鼓励党员教职工既不因循守旧、也不沾沾自喜,而是瞄准全国一流,努力拔高标准、打造精品、追求卓越,努力提高教学、科研、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努力携手共创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新辉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