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在《矛盾论》的指引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王方国

《矛盾论》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构架了现代中国革命经验的理论形态,具有划时代意义。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着卓越的辩证思维、卓绝的矛盾法则和不朽的思想光芒,对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卓越的辩证思维造就了《矛盾论》的哲学光辉

毛泽东以一系列辩证概念系统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第一,《矛盾论》要求坚持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统一。毛泽东从列宁对于发展所持的两种基本的观点谈起,指出这是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即使世界上的事物有所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辩证法的宇宙观“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但并不排除外部的原因,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是否承认事物是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构成了区分这两种宇宙观的根本标准。

第二,《矛盾论》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毛泽东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他主张从几种不同的情形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事物内部不但包含矛盾的特殊性,也包含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毛泽东指出,教条主义者是懒汉,他们完全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运动秩序,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导致中国革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第三,《矛盾论》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毛泽东指出,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还要特别地分析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同时,“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不同情形之下,矛盾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应掌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两点论”要求分析任何事物时,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二者的统一。“重点论”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区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二、卓绝的矛盾法则铸就了《矛盾论》的指导作用

《矛盾论》中卓绝的矛盾法则为如何开展中国革命,如何搞好理论武装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对于指导中国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解决了党内同志在革命问题认识上的偏差。《矛盾论》使全党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即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成为次要矛盾,抗日压倒一切,成为主要任务,结束了党内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纷争。

二是指引共产党人把中国革命从胜利推向胜利。《矛盾论》的理论精髓指引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各种矛盾,科学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矛盾,为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地认识和领导中国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进而把中国革命顺利从延安推向北京,直至取得最终胜利。

三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时代特征、中国国情及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就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三、不朽的思想光芒成就了《矛盾论》的历史地位

《矛盾论》指导我们党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更加需要思想的力量、理论的指引。

其一,坚持直面矛盾的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也就是说,解决矛盾、破解难题只有通过改革来实现,改革就是要改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那部分。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旧矛盾交织叠加。针对这些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有效化解了发展道路上的难题。

其二,全面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尤其注重用矛盾分析方法来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以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矛盾论》的思想内涵,书写了新时代的矛盾论。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些重大论断,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处理和应对前进路上整体和局部、共性与个性、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等错综复杂、变化发展的矛盾体系。

其三,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领悟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30期中青二班学员,现任西华师范大学党政办公室主任)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