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红军长征路上的三场红色体育运动会

八足林青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政党,在革命年代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红色体育运动,创造实践了独具特色的红色体育精神。特别是红军长征时期,在极端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各v路长征队伍均开展了简便易行的长征体育活动,甚至举办了三次规模较大的体育运动会,即红一方面军遵义运动会、红二方面军哈达铺运动会、红四方面军炉霍“五一”运动会。长征体育成为红军长征的一道亮丽风景,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一、红一方面军的遵义运动会

红一方面军在长征中把中央苏区的红色体育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中的“红军战士的生活”一节,对红军每天的“作息时间”就有“两小时的运动”的记载,并生动地描写到:“跳远、跳高、赛跑、爬墙、盘绳、跳绳、掷手榴弹和射击方面的激烈竞赛,受到鼓励。看了红军跳墙、跳杆和盘绳,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报纸因为他们行动敏捷和爬山迅速而给他们起了‘人猿’的绰号。”可见在长征路上,红一方面军一直在开展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

1935年1月12日,红军进占遵义后,红一方面军组织了一次以连为单位的篮球比赛,除了军队之间外,军民之间也开展了篮球比赛。当天,红军总政治部在当时的贵州省立第三中学操场(协台坝),召开群众大会,朱德等红军将领与当地群众先后发言。会后,红军篮球队和遵义三中学生举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当年参加比赛的老红军何涤宙所著的《遵义日记》中对此进行了精彩描述:

大会一散,篮球场已挤满看客,穿着高领细袖裹身长衫的遵义学生队已一条一条如鱼一般地在场上往来练球。自然双方都是一时之选,初次比赛,谁也不肯示弱,我们还是以前在中央苏区打熟的一队,球艺彼此知道,传球联络,素称不差,银笛一声,双方开始正式比赛。红军打仗是百战百胜,打得学生队只有招架之工,没有还手之力。W.T 的远射,更使遵义队无法应付,W.T 矫捷,更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绪,两场终结,十二与三十之比,红军胜利了。

这是红一方面军离开中央苏区以来举行的第一场篮球赛。当时,遵义三中篮球场是泥巴球场,凹凸不平,地面上还有零星的杂草。比赛场地是用生石灰粉画出的简易场地,边线和端线不但不直,而且粗细不匀,尺寸也不准。木制的篮板钉在4根木柱上,双方运动员身后时常扬起灰尘。尽管比赛条件艰苦,但红军战士打篮球的精神却十分高涨。陈云同志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比赛并在《随军西行见闻录》中记道:“当我步至县立三中时,见操场上有该校学生之篮球队与红军篮球队正在比赛。红军球艺甚精,因平日提倡体育甚力。”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懋功胜利会师,双方用运动会庆祝胜利会师。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十五军团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后,于当年11月5日和12月8日举行了盛大的运动会,用运动会庆祝长征胜利。

二、红四方面军的炉霍“五一”运动会

1936年3月,红四方面军转战康北休整,有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就开始整训队伍。为北上作最后的准备,红军总司令朱德提倡“在这里搞个运动会,让大家打打球,练练跑步,让年轻人都好好运动运动。”在朱德的积极倡导下,驻留炉霍的红四方面军总部于1936年5月1日组织了“五一”体育运动会。红军战士在草原上修建了简单的体育场,没有运动设施和体育器材,就开动脑筋自己制作。比如:比赛跨越障碍时,他们就以草皮垒砌起来作障碍;比赛跳高时,他们就在地上挖个坑,填上沙土作垫子;比赛篮球时,他们用牛皮缝成一个球状的套子,里面满羊毛,制成篮球,并在一根木杆上端绑一个大铁圈作篮架。这些自制的运动设施和体育器材尽管粗糙低劣,用起来也费劲,但红军指战员仍用得有板有眼,比赛依然精彩纷呈,观看的官兵和群众也看得津津有味。

朱德检阅了分列式并担任裁判工作。朱德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号召大家继续振奋革命精神,勇敢顽强地同各种困难作斗争,把长征的道路走到底。炉霍“五一”运动会比赛项目除了球类、赛跑、跳高、跳远外,还有跨越障碍、刺杀、投弹、骑兵表演,以及识图、测距和利用地形地物、搭帐篷比赛、工兵架桥表演等,甚至还有唱歌比赛等项目。

特别有意思的是,运动会以“烧牛粪”、野外烧饭和识别野菜等生活技能大比拼作为“压轴大戏”。此类比赛活动是专门为应对红军过草地时,无柴烧火煮饭和粮食匮乏的困难而开设的比赛项目。“烧牛粪”这个项目的比赛规则是:大家在同时点牛粪,谁先点燃牛粪升起火苗者为胜。比赛开始了,随着点火信号的发出,数千名红军战士几乎在同一时间划着了火柴,不一会儿,辽阔的草原上到处青烟四起,烟越拉越长,烟火越滚越大,像一条条青龙滚腾着升向天空,蔚为壮观。旁观者助威喝彩,其乐融融。参赛选手争先恐后向裁判报告成绩,一直观看比赛的朱德和徐向前等红军将领激动不已,不时发出高亢的欢呼声,他们欣慰的是,红军指战员又掌握了一项草地生存的本领。和其它两场运动会相比,这场运动会的军事色彩和生活情趣最为浓厚,内容也更为艰苦和简陋。

朱德高兴地对指战员们说:“大家不要小看这烧牛粪,不懂门道还真烧不好,我们多了这项本领,行军路上就少了一份困难。”5月3日下午,朱德在闭幕式上讲话说:“这次运动会,是对我们思想、意志、军事、生活等方面的一次大考验、大演习、大检阅,同志们做得很好。这再一次证明,我们工农红军是钢铁的红军,是永远打不败、压不垮、拖不烂的。”

1936年5月30日至31日,驻防瞻化(今新龙)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主力(第十师、第十一师)又召开“五卅”上海惨案纪念日运动会,据《陈伯钧日记》记载,“今天(31日)继续开运动大会,演习刺枪、各种射击姿势、抛手榴弹、打拳、劈刀、扛架、跳高、跳远、赛跑以及连的攻防、讲演比赛等。”31日下午总结发奖,“由我(陈伯钧,时任红四军参谋长)作关于军事方面的总结,洪主任(洪学智,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作关于政治体育方面的总结,军长(王宏坤)最后给奖,热烈而又紧张的‘五卅’纪念大会也就此结束了!”

三、红二方面军的哈达铺运动会

红二方面军的总指挥贺龙和朱老总一样是体育爱好者,一有机会他就会跟战士们一起组织文娱体育运动。所以红二方面军长征,一路都有各种体育运动。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到达甘南哈达铺并在此休整。其间,红二方面军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还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运动会。这次运动会不仅包括球类活动,还包括田径运动以及山地越野等项目。休整期间的战士们每到晚饭后就会带上打着补丁的篮球,在开阔地分成两组比赛,由于赛场上没有篮筐,所以战士们能抢断、传球和运球,但无法投篮。田径项目形式简单但内容丰富。哈达铺没有铁质单杠,红军战士就在训练场地栽两个桩、桩上凿洞,再穿进去一根粗硬的木棍,做“上翻”“挂膝上”等动作。跳高也是同样的道理,红军把绳子拴在木桩上拉平,用“跨越式”往上跳。跳远不受器材的限制,战士们就比赛原地跳和跑动跳,看谁跳得远。

除此之外还有山地越野运动。包括贺龙在内的将士们都把爬山作为训练项目,向着哈达铺附近的金布川山发起挑战。运动会还有越野跑活动,《中国红色体育史》对此有详细记载:“1936年9月9日,战士们全副武装,从哈达铺往宕昌城方向跑,开始由一值勤营长发令,限定时间,看哪个人或哪一连,优先跑到,终点有一名负责同志登记,及时进行讲评。”运动会还开展了田径和拔河比赛,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哈达铺运动会是一场简陋但不乏精彩的运动会,运动器材几乎没有,战士们只能自己动手制作简单器材:布匹填上稻草、缝上补丁,就是一个球;两根木棍系绳拉平,就是一个田径栏架;铁丝编成网,树上一挂,就是一个篮球框。

在红军长征那段艰苦的征程和艰难的岁月里,红军队伍依然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特别是举办了三场轰轰烈烈的长征体育运动会,在特殊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体育事业,把党的红色体育精神发扬光大,为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成为伟大长征精神中的特殊形式和重要内容,直到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无比珍贵的时代价值。

(作者单位:甘孜州委党校)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