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红色资源 建新时代甘孜州干部教育培训高地
近年来,甘孜州泸定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抢抓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建设历史机遇,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优质红色文化、一体融合发展”作为办学内容和突出特点,促进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学理化锻造,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走心走实。认真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坚守主题主线。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培训首课、主课、必修课,分类设置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等4大类9个主体班次,实现乡科级领导干部、县级中青年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等重点培训对象应训尽训。2019年至2023年累计承办重大轮训任务及各类培训班次630余期,培训4.5万余人次。二是丰富教学模式。推行案例教学、结构化研讨、经验交流、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情景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基层组织建设等3大类21个课程,针对性弥补学员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将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县人才发展计划,引进两名专职教师弥补师资短板。采取“统筹整合一批、高校聘请一批、动态储备一批、大力培养一批”模式,统筹省州县党校教师71名,聘任高校专家学者66名,储备县级师资41名、培养红色讲解员30名。开展新课试讲、专题研讨、教学竞赛等活动60余场次,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坚持传承式发展,推动弘扬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和“两路”精神,深挖红色资源、开发红色课程、打造精品线路,不断增强红色教育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一是深挖红色资源。以“红军飞夺泸定桥”战斗遗址为中心,深度挖掘岚安苏维埃政权遗址,化林、杵坭红色美丽村庄等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传承弘扬长征精神、“两路”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二是开发红色课程。开发《红军长征在甘孜的艰难岁月及其历史启示》《狭路相逢勇者胜》等特色课程40余门、微党课11个,打造“长征、长征”“飞夺泸定桥”等红色舞台剧、实景剧9个,编写《红军长征在甘孜》《1935飞夺泸定桥》等本土教材2部,构建展现长征史实、凸显长征精神、体现时代特色的红色教育体系。三是打造精品线路。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建设契机,将泸定优质红色资源和川藏铁路、雅叶高速泸定段等国家重大项目实施,以及泸定在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串点成线,开辟“飞夺泸定桥·天堑制胜”等精品教学主线路3条,现场教学点位9个,教育引导参训学员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涉藏地区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自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坚持示范性探索,锚定一体融合发展奋进方向。持续巩固深化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成果,落实州县一体化办学,破除束缚,深度融合。一是坚持系统整体思维。全面贯彻落实州委“一校两院三区”融合发展要求,坚持“统分结合、一体办学,共享共建、融合发展”办学思路,实现培训共办、课程共研、师资共育、品牌共塑,相融互动、协同发展、沟通协调的良好局面。二是一体办学持续规范。严格执行《四川长征干部学院一体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州委党校、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和泸定县委党校“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模式,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实现教学培训、经费管理、后期保障逐步规范。三是深度开展教学教研。落实州县联合集体备课、业务交流、系统培训、推进课件共享,完善优秀教师传帮带机制,“一对一”帮带本地教师4名。加大国家社科基金资金申报力度,加快省委党校重点调研课题和州级课题开发,力争在精品课程、集体备课、新课试讲、科研咨政等教学教研活动上实现新突破,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提升。
(作者系泸定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泸定县委党校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