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

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于2002年4月5日,是国家电网公司最早成立的党员服务队之一。这是一支以户表故障抢修为基础、社区用电服务为重点、扶贫济困服务为延伸、应急抢险为补充的党员服务队伍。2011年8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亲临成都高新区,看望慰问了这支队伍,并对这支队伍的工作给以肯定和高度评价——成为我们党联系群众架起的一道连心桥。多年来,这支队伍始终坚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服务承诺,穿梭在广袤的蜀地城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一、助力发展的共产党员服务队:有呼必应,有难必帮

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号),提出“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16字方针,标志着我国启动第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为实现“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改革目标,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拆为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

那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用电需求日益增大,原有的“合表用电”模式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于是,成都市在省内率先试点“一户一表”改造。原先一个院落一只表变为每家每户一只表,上门改表、电表维护、供电抢修等服务需求激增,电力工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日益增多。这对我们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网公司提出开展“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的生命线”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落实省委关于实施党员先锋工程的要求,2002年4月5日,成都电业局党委率先在成都锦江、青羊、金牛、高新四个供电局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就这样,这几支队伍成了国家电网公司最早成立的共产党员服务队之一。

共产党员服务队以党员为主,作为班组建制的常设机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队员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亮出党员身份,时刻提醒自己除了企业员工的身份,还有一个身份——共产党员,以及一个职责——践行党的宗旨。当时,高新党员服务队由6人组成,队长马世伟和5名队员都是业务骨干。由于电话普及率不高,就向群众公布了传呼号和抢修座机号,坚持24小时待命,并将“有呼必应,有难必帮”作为服务承诺,这个“呼”就源于当时主要的通信工具传呼机。

二、先锋示范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善小而为,善小常为

2011年8月,习近平同志亲临成都高新共产党员服务队视察,对共产党员服务队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你们成为我们党联系群众架起的一道连心桥。”“你们所做的这些事情,看似平凡,实际上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善小而为之,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多年来,党员服务队队员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立足岗位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

牢记“我国的建设,电力依然要做先行官,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电力部门至关重要”,这支队伍坚持建功立业,扛牢电力保供责任,在爱岗敬业方面树立了典范。无论是为英特尔、华为成都研究所等企业定制用电方案,还是为财富全球论坛、西博会、卫星发射、大运会等重大活动保电,还是投身于特高压、川藏电力联网、藏中电力联网等重大工程建设,还是在电力迎峰度夏的关键时刻,党员服务队始终冲在最前线,守护万家灯火,成为战胜困难的尖兵与砥柱。

牢记“善小而为之,继续一以贯之,继续再接再厉”,这支队伍坚持善小常为,用心用情服务群众,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面对玉林北路社区胡大爷因楼道漆黑而跌倒的情况,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费为小区安装电线、声控开关与照明设备,让原本阴暗的楼道瞬间明亮起来;当发现结对帮扶的代美英婆婆用电锐减,立即打电话联系老人,了解到代婆婆近期生病卧床,随即协调华西志愿服务队上门义诊,让老人得到了及时治疗。即使问题超出供电服务范畴,他们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高新党员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社区居民送来“电力110”的锦旗,称赞他们“一呼就应,有难就帮”。

牢记“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人民服务,我们需要这种精神”,这支队伍坚持攻坚克难,在急难险重中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树立起了担当作为的先锋旗帜。面对如“5·12汶川大地震”“8·8九寨沟地震”“7·20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挺身而出,积极投身救灾第一线,为灾区老百姓筑牢了“光明防线”。同时,他们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倾力投身于马边县高石头村、喜德县阿吼村等多个贫困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帮扶工作,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徽闪耀。高新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用实际行动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建起了一座“连心桥”,提升了党的形象,密切了党群联系。

三、传承信仰的共产党员服务队:践行宗旨,深入基层

多年来,队员们不断丰富创新争优内容形式,从提供日常供电服务、爱心志愿服务到重点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等各个领域,在解民忧纾民困惠民事中高举党的旗帜、亮出党员身份、传播党的声音,以实际行动拉近党心民心。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队的队员们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服务队坚持24小时待命,45分钟内即可响应客户需求。针对老年人听力障碍,他们匠心研制“爱心闪灯”门铃,以灯光闪烁与振动提醒来访;为空巢老人定制“一键通连心桥”热线,一键呼叫,即刻回应。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深情守护社区居民,累计帮扶空巢、孤寡、残疾老人101位,完成电力抢修与上门服务10.4万次,接听求助电话15.8万次,始终保持100%的客户满意度。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成立22年来,先后有7任队长、40多名同志在高新党员服务队工作过。虽然党员服务队的人员变了,但他们作为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没有变;虽然作业工具变了,但他们“当好先行官,架起连心桥”的责任担当没有变。队员们穿行在大街小巷,用心用情服务辖区市民群众、助力城市基层治理,从最开始的4支队伍,到现在全省533支队伍,7088名队员,全国4000多支队伍,11万多名队员,为民服务的精神在服务队的执着坚守中薪火相传。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3
  • 蜀ICP备10001505号